第7o章 竖中指李恪就藩(2 / 3)

加入书签

么多诗,孤不相信他还能作出传世的送别诗。”

身后传来李泰不服气的声音。

元夕酒宴时,没有与魏叔玉斗诗,李泰心里总觉得不甘。

今天的机会不错,他觉得有必要落落魏叔玉的面子。

“呵呵…魏王开心就好!”

他从来没正眼看过李泰,自然当他的话是放屁。

“怎么,自称诗画双绝的魏大郎,不会不行了吧!”

尼玛,说男人矮矬穷都可以,绝逼不能说男人不行!

魏叔玉本不想理他,这家伙非要将脸递过来打,他不打脸都说不过去。

他睥睨李泰一眼,“看来魏王心中已有佳作,何不念出来听听?”

李泰冷哼一声:“那是自然。”

他清清嗓子继续道:

“杨柳青青江水平,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泪流尽,借问兄长何时归?”

“好好好!

!”

没等魏叔玉开口,不少与李泰交好的勋贵子弟,不停叫着好。

“魏王真是聪慧啊,顷刻间便作出一流传千古的好诗。”

“尤其是柳条折尽泪流尽,借问兄长何时归写得太好了。”

“谁说不是呐,单凭借问兄长何时归,此诗足以名流千古。”

“从此诗能看出,魏王与蜀王之间的兄弟情,实在是太深了。”

李恪心里像日了狗般难受。

他与李泰有个嘚的感情,倘若可以的话,他李恪恨不得其他兄弟都死掉。

作为李泰的狗腿子,杜温自然要表现一番:

“魏大郎,你还有心思笑,该不会是江郎才尽了吧!”

韦彦跟着附和:“魏王作的诗如此之好,我看魏大郎就别自取其辱吧。”

韦彦是韦挺的庶子,之前跟着长孙冲混,现在又与李泰勾搭在一起。

魏叔玉邪魅一笑:“哦是吗,可是我觉得青雀哥哥作的诗,一点都不应景呐。

现在可是初春,你们哪里看到杨花的影子?”

“啊这……”

李泰冷哼一声:“既然妹夫觉得此诗不应景,青雀愿聆听你的大作!

!”

“嗯…的确是大作!

它不仅是送别词,更朗朗上口容易传唱。”

魏叔玉说完便唱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听着魏叔玉唱的送别词,李恪眼眸立即红了起来。

繁花似锦的长安城,真不愿意就此离开啊。

纵使心中再不舍,李恪最终还是告别众人,坐着四轮马车离开长安城。

等他收拾好心情,终于想起怀里的信件。

看完后他的心情久久不语,魏大郎让他广积粮到底是何意?

……

送走李恪后,魏叔玉并没有待在公主府,他反而一直待在御史台。

与以往不同,今年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一直都待在长安并未外出巡查。

之所以如此,魏叔玉决定将大唐的道重新划分一下。

大唐行政划分上由朝廷、州、县三级组成。

李世民为杜绝地方官员贪腐,为防止他们鱼肉百姓,特意弄出来道一级。

而大唐道数量的多少,与御史台的监察御史有关。

大唐此时只有十名监察御史,大唐就划分出十个道。

魏叔玉觉得有些道的划分不合理,数量怎么都得调整一倍。

“驸马爷,您给个准信吧,褚某真的扛不住了。

圣上已经催过好几次,让监察御史们赶紧外出巡察。”

魏叔玉头也没抬:

“真不知父皇慌个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