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权斗之幕,风云再涌(5 / 6)
”
苏晟翼和孙鹤铭吓得连忙跪地,大气都不敢出。苏晟翼战战兢兢地说:“帮主息怒,是我们办事不力,还请帮主指示。”
神秘人冷哼一声:“现在刑部和大理寺盯得紧,你们给我收敛点。接下来,按我的计划行事,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别处去。”接着,神秘人低声说出了他的计划,苏晟翼和孙鹤铭听后,连连点头。
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接到城郊出现刺客藏身处的消息,立刻率领人马火速赶去。抵达那座废弃宅院时,四周弥漫着死寂与腐朽的气息,静得让人毛骨悚然。刑部尚书眉头紧蹙,心中警铃大作,但箭在弦上,他还是果断挥手,示意手下将宅子重重围住,而后谨慎地踏入其中。
刚走进院子,就有手下在隐蔽地窖里发现关键物品:几件沾血衣物、几把寒光闪烁的匕首,还有一沓疑似联络用的密信。大理寺卿拿起密信查看,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信中内容竟隐隐将矛头指向白景鸿的心腹幕僚赵康。这一发现如同重磅炸弹,一旦传开,朝堂必将掀起惊涛骇浪。
刑部尚书却保持冷静,沉思片刻后说:“此事过于蹊跷,证据出现得太突然,极有可能是有人蓄意栽赃。”大理寺卿点头认同,可证据摆在眼前,又不能置之不理,他们只能先将证物带回,继续深挖线索。
与此同时,苏晟翼和孙鹤铭在朝堂上大做文章,大肆宣扬这些“铁证”,强烈要求立即审讯赵康,企图将白景鸿一并拉下水,彻底扳倒他们这一派系。白景鸿得知后,立刻进宫面圣,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坚称这是苏、孙二人的阴谋陷害。
朝堂上,两派再度激烈交锋,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点就着。皇帝看着争吵不休的群臣,心烦意乱,深知此事关系朝堂稳定,不能草率定案,可又被复杂线索和各方说辞搅得焦头烂额。最终,皇帝下令,限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一日之内查明真相,否则严惩不贷。
回到衙门,两人争分夺秒调查,仔细查验每一件证物。终于,大理寺卿在密信纸张上发现破绽——这是京城一家小众造纸坊的产品,而近期该坊的大客户正是孙鹤铭的心腹。这一发现让他们看到曙光,也笃定这是苏、孙二人的阴谋。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向皇帝呈交证据时,苏晟翼和孙鹤铭通过眼线得知了消息。两人慌了神,深知一旦证据坐实,必将万劫不复。关键时刻,神秘人却诡秘一笑,指示他们启动备用计划。
在神秘人的谋划下,苏晟翼和孙鹤铭买通了一个落魄江湖术士李明。李明走投无路之下,为了钱财答应配合。他们精心编造了一套说辞,将所有罪行都推到李明身上,伪造出李明受赵康指使、企图刺杀相国的假象。为了让证据更加逼真,他们还在李明的住处放置了更多伪造证物,包括与赵康的“往来书信”,以及记录犯罪计划的“密本”。
第二日天色未明,紫禁城的大殿内便灯火通明,凝重压抑的氛围如乌云般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苏晟翼与孙鹤铭步伐嚣张地阔步而入,身后跟着形容憔悴、满脸惶恐的李明,还有一众侍从捧着堆满所谓“证据”的托盘。
早朝钟声沉闷响起,百官迅速分列两旁,神色各异地注视着这一切。苏晟翼迫不及待地向前一步,清了清嗓子,扯着嗓子高声道:“陛下!臣等日夜查访,终于将刺杀相国一案的真相查明!”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百官们交头接耳,投来惊异的目光。
孙鹤铭紧跟其后,大声说道:“诸位请看,此人名叫李明,本是个落魄江湖术士,却被利益蒙蔽了心智。”说罢,他伸手猛地一拽,将李明扯到众人面前。李明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地,脸上涕泪横流,演技堪称精湛。
苏晟翼居高临下地瞪着李明,大声呵斥:“李明,你还不快将罪行如实招来!”李明浑身颤抖,带着哭腔说道:“陛下,草民有罪,草民罪该万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