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宴上呈谋,初惊朝堂(3 / 7)
?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关乎国运兴衰。你若能提出良策,也算是为国家立下大功!”
墨泯目光坚定,侃侃而谈:“科举制度,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历经数百年,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逐渐显露出弊端。如今考试内容过于拘泥于经史子集,形式僵化,严重限制了考生的思维与创造力。应适当增加策论比重,让考生针对当下时政热点、民生难题、经济发展、军事战略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见解,选拔出既有深厚学识底蕴,又具备实际治国理政能力的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考官的选拔与监督,建立严格的回避制度和舞弊惩处机制,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这不仅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更是为民族培养未来的希望。只有选拔出真正的贤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一位和考官私交甚好的官员立刻反驳,神色间有些慌乱:“现在的科举考了这么多年,选拔出的人才也不少,贸然改革,不怕扰乱人心吗?而且增加策论,标准难定,岂不是更容易滋生腐败?你这是没事找事!”
墨泯条理清晰地回应,语气不容置疑:“科举虽选拔出不少人才,但时代在变,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变。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培养更符合国家需求的栋梁。至于策论标准,我们可以组织各方专家共同制定,这些专家来自不同领域,具备丰富的学识和经验,细化评分细则,公开透明,接受各方监督,最大程度避免腐败。这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必由之路,势在必行!”
一位武将模样的官员也发声道,语气中带着焦急:“若遇到突发灾荒,地方官员请求朝廷支援,该如何调配资源最为合理?这关系到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你若能妥善解决,百姓定会感恩戴德!”
墨泯不假思索地回应,语速极快却有条不紊:“灾荒乃国之大难,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一旦接到地方灾情报告,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令临近府县即刻调运粮食和物资前往受灾地,利用地理优势,实现快速救援。同时,朝廷需迅速统计各地储备,根据灾情严重程度和受灾范围,科学规划后续支援方案。”
“设立专门的赈灾小组,由经验丰富、清正廉洁的官员带队,深入灾区一线,全面负责物资发放与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建立严格的物资监管与信息公开制度,杜绝贪污截留现象,确保每一份救灾物资都能精准发放到受灾百姓手中,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是我们身为臣子的责任,也是对百姓的承诺!”
一位与地方势力有牵连的官员不屑道,语气中带着嘲讽:“说得轻巧,地方官员真有那么清正廉洁?赈灾小组下去,说不定还会激化矛盾,惹出更多乱子!你太不了解
墨泯目光如炬,直视对方:“我们在选派官员时,会严格筛选,对有不良记录的官员坚决不用。同时,建立投诉渠道,让百姓能监督赈灾工作,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只有真正为百姓着想,才能平息民怨,共克时艰。我坚信,只要我们真心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一位身着蟒纹朝服,神色冷峻的高官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射向墨泯:“哼,说得倒是轻巧。边境作战,岂是儿戏?贸然出击,若情报有误,我朝儿郎的性命岂不是要白白葬送?你一个毛头小子,从未上过战场,竟在此大放厥词,纸上谈兵!”
墨泯面色不改,拱手行礼后,沉稳回应:“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一味畏缩,才是对将士性命和国家安危的不负责任。情报工作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因惧怕风险而裹足不前。如今我朝边境防线漫长,若不主动出击打破僵局,敌军只会愈发猖獗。”
“我虽未上过战场,但江湖中生死相搏无数,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之道,也有自己的见解。况且,情报收集并非盲目行事,我们可以联合当地百姓,他们熟悉地形和敌军动向,能为我们提供可靠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