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暗流交织,危局骤起(3 / 7)
光坚定,据理力争:“苏丞相、孙丞相,眼下边境告急,急需良将。凌御潇虽有过错,但他对兵法的见解独到,在将士们心中也有一定威望。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说不定能解边境燃眉之急。若他到了边境再次犯错,臣愿与他一同领罪!臣以项上人头担保,若凌御潇不能戴罪立功,臣甘愿受罚!”
皇帝听闻,陷入沉思,大殿之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皇帝的裁决。良久,皇帝缓缓开口:“白相国所言有理,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可将凌御潇召回,命他奔赴边境,戴罪立功。白相国,你务必督导好他,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退朝之后,白景鸿便着手筹备边关的集资集物工作。然而,苏晟翼和孙鹤鸣暗中作梗,处处设置障碍。在国库拨粮环节,孙鹤鸣以账目混乱为由,将原本清晰的账本搅得一团糟,拖延拨粮进度,致使粮草迟迟无法运往前线。白景鸿亲自前往户部催促,孙鹤鸣却坐在雕花红木椅上,跷着二郎腿,阴阳怪气地说:“白相国莫急,这国库的钱粮,每一笔都得清清楚楚,万一出了差错,谁来担责?我可不想因为一时疏忽,落得个欺君之罪。”
白景鸿双手握拳,怒目而视:“孙鹤鸣!如今边关将士们浴血奋战,你却在这里故意刁难,延误粮草运输,你对得起国家和百姓吗?”孙鹤鸣冷笑一声,站起身来,慢悠悠地踱步:“白相国,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我这是奉公办事,怎么成刁难了?倒是你,如此着急,是不是在粮草里有什么猫腻?”
不仅如此,苏晟翼还暗中指使京城的富商们拒绝向白景鸿提供物资支持。他设宴邀请各大商会会长,在酒桌上威逼利诱:“诸位,如今朝堂局势不明,白相国此次负责边境事务,前途未卜。若你们贸然支持他,万一他失势,你们的生意可就难做了。”
一位留着八字胡、身形富态的商会会长皱着眉头,小心翼翼地问道:“苏丞相,这边境战事关乎国家存亡,若不支持,恐怕于理不合吧?”苏晟翼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阴恻恻地说:“哼,存亡与否,还未可知。但我能保证,若你们不站在我这边,在京城,你们的生意一天都别想安稳。最近听闻,王会长的货船在江上可不大太平啊。”王会长脸色瞬间煞白,不敢再言语。
白景鸿多方奔走,却屡屡碰壁。在一次商会集会上,白景鸿苦口婆心地向商人们阐述边境危机的严峻,呼吁大家为国家贡献力量,却遭到商会会长的婉拒:“白相国,不是我们不愿帮忙,实在是近来生意难做,自身都难保啊。况且,这支持边境战事,风险太大,我们实在不敢贸然行事。”
凤城,这座连接各方势力的咽喉要地,同样暗流涌动。阴墨瑶精心布置的情报网络,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敏锐地捕捉着城中的每一丝风吹草动。就在她有条不紊地推进计划时,一个危险的信号悄然传来,凤城的皇亲国戚们察觉到了墨泯势力的崛起,他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派出眼线四处打探墨泯势力的底细。
阴墨瑶得知消息后,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迅速盘算着应对之策。她决定将计就计,利用敌人的窥探,给他们设下一个精心策划的陷阱。于是,她故意透露一些经过伪装的虚假信息,误导皇亲国戚的眼线,让他们对墨泯势力的判断产生偏差。
夜色如墨,凤城最奢华的醉仙阁张灯结彩,雕梁画栋间丝竹声靡。鎏金匾额下,身着绯红色舞裙的阴墨瑶轻抬下颌,任缀满珍珠的面纱随风轻扬。她赤足踩着冰凉的汉白玉台阶,腕间银铃随着步伐轻响,惊起檐角栖息的夜枭。
醉仙阁三层的朱漆大门缓缓洞开,阴墨瑶垂眸穿过氤氲的檀香,绣着金线凤凰的裙裾扫过鎏金兽首烛台,烛火瞬间明灭不定。二楼雅间的雕花窗棂后,几道暗藏锋芒的目光如毒蛇吐信,而她却恍若未觉,指尖轻捻鬓边碎发,将一枚暗藏机关的银针别进发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