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驿馆别绪念佳人,桂风漫野伴君行(2 / 8)

加入书签

住又摸了摸发烫的耳根。

“公子,小姐,到咱们了。”张叔的声音从车外传来。唐黎整理了一下衣襟,先一步下车,将关文递给守关士兵。士兵核对了半天,又看了看唐黎和跟在后面的唐瑾,才挥了挥手放行。

马车缓缓驶过关墙下的拱门,砖石上的青苔还沾着霜,透着股冷意。唐瑾最后一次回头往关内看,驿馆的方向已经被关墙挡住,什么都看不见了。他轻轻叹了口气,靠在车厢壁上,手里攥着剩下的糖纸,慢慢叠成小小的纸船,就像小时候跟姐姐在东锦的河边叠的那样。

“叠这个做什么?”唐黎见他低头摆弄着纸船,忍不住问。

“没什么。”唐瑾把纸船放进怀里,小声说,“就是觉得……留个念想。”

马车驶出关外,官道变得宽敞起来,风也大了些,吹得车厢壁“嗡嗡”响。唐瑾靠在车窗边,渐渐没了精神,昨天夜里没睡好,现在困意涌上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梦里他又见到了阴墨瑶,这次是在东锦的河边,她穿着玄色骑装,站在柳树下朝他笑,手里还拿着他叠的纸船。

唐黎看着弟弟熟睡的模样,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转头看向窗外,关外的天空很蓝,却透着股空旷的冷。她摸了摸腰间的锦袋,木盒的棱角硌着掌心,像在提醒她肩上的责任。

她不知道,此刻在关外另一处岔路上,阴墨瑶正骑着马,身后那辆修好的乌木马车紧随其后,车轮碾过带霜的官道,朝着紫彦城的方向疾驰。随从策马追上来,压低声音问:“小姐,昨夜那姐弟看着形迹蹊跷,往东边去了,要不要先派人跟着查探?”

阴墨瑶勒住缰绳,马蹄在原地踏了踏,溅起细碎的霜粒。她回头望了眼水洛关的方向,眼底褪去了昨日的淡漠,多了几分凝重,却依旧摇了摇头:“不必。墨家在东锦本就有眼线,他们的行踪自会有人盯着。咱们得先回紫彦城,把查到的有人针对墨家漕运的消息,亲自跟墨泯说。”

随从愣了愣,又问:“可您之前说……”

“之前是不知有人动了漕运的心思。”阴墨瑶打断他的话,指尖无意识摩挲着马鞍上的雕花,语气沉了些,“这关系着墨家的生意,若是真被做了手脚,墨家要吃大亏。这事耽误不得,必须亲自回紫彦跟墨泯详细说说。”

说罢,阴墨瑶手腕一扬,马鞭在空中划出清脆的响,玄色骑装在晨风中展开,像一道利落的黑影,朝着紫彦城的方向奔去。马车轱辘滚滚,很快跟上她的身影,尘烟在官道上拉出长长的线,渐渐远离了水洛关,只留下霜色官道上两道渐行渐远的痕迹。

唐黎坐在对面,望着窗外掠过的枯树,指尖轻轻按在腰间的锦袋上,指腹反复摩挲着布料下木盒的棱角,那处的银线暗纹贴着肌肤,像在无声提醒她前路难测。她总觉得,水洛关的相遇不是巧合,那女子眼底有藏不住的沉稳,绝不像普通赶路的人,可此刻的她,既猜不透阴墨瑶的去向,更没料到,弟弟心底悄然萌发的好感,会让这趟本就凶险的归途,多了几分难以预料的温柔牵绊。

思绪正缠在水洛关的际遇里,车外的风忽然换了味道,不再是枯树的萧瑟,反倒混了些晨露的清润,还有芦苇穗被阳光晒暖的轻软气息。她掀开车帘一角望去,只见官道旁的衰草还凝着霜花,像撒了把碎银,而东方天际已漫开暖融融的橘红,朝阳正一点点爬过远处的山坳,将成片的芦苇荡染得愈发清亮。那芦苇穗本是浅黄,经了晨光一照,竟泛出蜜似的浅金,风过时簌簌摇晃,倒让这趟赶路的行程,添了几分不期而遇的温柔。

而此时的另一处官道上,初秋的晨光正温柔地铺展开来。马车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漫成细碎的诗。白诗言掀着车帘一角往外瞧,霜气还凝在官道旁的衰草尖上,像撒了把碎银,可东方天际已漫开暖融融的橘红,朝阳正一点点爬过远处的山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