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次战的激烈碰撞(2 / 3)

加入书签

p>对方指挥位果然反应迅,立刻下令集火,辅助位的群体眩晕技能提前释放,精准命中。

技能命中后,王哲立刻撤退。

而那道关键控制技,进入了长达八秒的冷却期。

沈逸没有立刻动反击。

他知道,真正的破绽不是技能空窗,而是心理惯性——对手已经开始依赖预判,依赖先手压制。

只要他们还在“等”

破绽,节奏的主动权就在自己手里。

第六分钟,战局进入新一轮拉锯。

双方在中央战场反复争夺资源点,每一次交锋都伴随着技能链的精准对拼。

比分交替上升,4:4,5:5,观众席的呐喊声通过音效系统传导进训练舱,形成持续的外部干扰。

第七分钟,王哲的反应延迟突然上升至o4秒。

他在一次关键走位中慢了半拍,险些被对方远程职业锁定。

沈逸立刻察觉异常。

他抬起右手,用指节在耳机外侧轻敲三下。

……---……

三短三长三短,摩斯代码的节奏与训练舱的震动完全一致,o7秒一拍。

频道内瞬间安静。

王哲的呼吸节奏变了。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瞳孔已经重新聚焦。

林悦的法杖蓝光同步亮起,闪烁频率与敲击节奏吻合。

全队的神经协同率在三秒内从796回升至813。

系统提示:【协同稳定性恢复,节拍锚定成功】

沈逸没有松懈。

他知道,这种干扰不会只来一次。

越是接近比赛后段,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就越容易撕裂团队的节奏。

第八分钟,对方指挥位再次组织了一次精妙的反击。

他们利用地形死角埋伏,成功击杀了张锐的角色。

比分变成5:6,沈逸战队次落后。

“别急。”

沈逸在频道里说,“他们的节奏也开始变了。”

他调出对方指挥位的操作日志。

从第六分五十三秒起,对方右手开始无意识地敲击控制台边缘,频率为每秒18次,持续四秒后中断,随后在第七分二十一秒再次出现,持续时间更长。

焦虑性微颤。

这是高强度决策压力下的典型生理反应。

在“策略模拟空间”

中,这种动作往往出现在心理崩溃前的三到五分钟内。

沈逸盯着那个节点,眼神微凝。

他还不到时候出手。

第九分钟,战局进入最胶着的阶段。

每一次得分都需要长达两分钟的阵地拉锯。

技能冷却、视野争夺、走位博弈,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到极致。

比分再次回到6:6。

沈逸在意识流战术板上划掉一个备用方案。

笔尖在“夜莺突进”

节点停留了o7秒,随即移开。

时机未至。

他的手指依旧稳定,呼吸频率未变。

但眼角余光扫过林悦的终端时,注意到她的法杖顶端蓝光微微波动了一下,像是某种共振正在体内积蓄。

第十分钟,对方指挥位再次组织反击。

这一次,他们的阵型推进比以往更快,几乎是在沈逸战队完成一次技能轮转的瞬间就起了压制。

沈逸的指尖在操作界面上轻轻一滑。

他没有下令突袭。

而是低声说:“再等七秒。”

频道内一片寂静。

对方的辅助位刚刚完成一次群体护盾释放,技能进入冷却。

林悦的法杖忽然剧烈震颤了一下,蓝光骤然亮起,持续闪烁三次,频率与训练舱的节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