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章 形象塑造的讨论(2 / 3)

加入书签

择。

我不需要扮演谁,但我们可以选择,以什么方式宣告胜利。”

新队员沉默片刻:“那动作得简洁。

太花哨,实战中容易忘。”

“必须能复制。”

另一人补充,“不能只有一个人做,其他人干看着。”

“所以要团队触。”

沈逸调出初步框架,“比如林悦释放护盾技能后的o5秒内,其余队员完成同步响应。

动作不复杂,但形成模式,就会变成标志。”

林悦忽然问:“为什么一定要有标志?我们不是一直打到现在都没用这些?”

“以前是生存。”

沈逸说,“现在是表达。

我们不再只是参赛,而是代表一种打法,一种态度。

如果观众看到三角站位,就知道是‘小白兔’来了;看到定格动作,就知道我们赢了——那不是表演,是声明。”

“声明什么?”

新队员问。

“我们来了,我们赢了,我们记得彼此。”

沈逸说,“就这么简单。”

林悦的声音软了下来:“我想加一点光效。

护盾展开的时候,地面能亮一下战队符号吗?不用多,就一瞬。”

“可以。”

沈逸点头,“法袍纹样也能改。

把战队标志融进去,不张扬,但能认出来。”

“动作呢?”

有人问,“总不能每次都挥手吧?”

“定格。”

沈逸提出,“胜利结算动画启动的瞬间,全员静止1秒。

法杖轻点地面,长袍数据流扩散。

不干扰操作,但画面完整。”

“我测试可行性。”

新队员说,“如果动作绑定技能后摇,成功率应该不低。”

“口号呢?”

林悦又问,“赛后说点什么?”

“不说具体词。”

沈逸道,“统一语气,统一节奏。

比如都用短句,第一个字同步出口。

内容可以变,但形式固定。”

频道里的讨论逐渐升温。

有人提议在加载界面站位时形成特定队形,有人建议胜利后镜头拉远时增加一次集体转身。

沈逸没有否定任何想法,而是将每一条建议录入系统,启动“双轨评估模型”

a轨“传播潜力”

与b轨“战术干扰”

实时浮动,最终收敛在安全区间。

“总结一下。”

沈逸在讨论接近尾声时开口,“三个方向:视觉标识——法袍纹样融入战队符号;行为印记——胜利结算时1秒定格,法杖点地,数据扩散;情感连接——赛后回应采用同步短句模式。

所有动作仅限非战斗节点,且必须由团队共同完成。”

他停顿片刻,宣布:“成立形象小组。

林悦牵头收集创意,新队员负责动作可行性测试,我负责整合与对接。

方案不强制执行,但每次使用,必须全员同意。”

语音频道里,林悦轻声说:“我以为你会直接定下来。”

“这不是命令。”

沈逸说,“是共识。

我们不是表演给谁看。

我们只是,不再隐藏我们赢的方式。”

频道安静了几秒,随后新队员低声说了句:“明天训练时,我试试动作绑定。”

“我也整理几个光效方案。”

林悦说,“不夸张,就一点点。”

其他人陆续回应,语气中少了最初的抵触。

会议结束前,沈逸将“夜莺之印”

的加密文件从子目录移出,更名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