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务实派(3 / 4)

加入书签

样一来,会不会耽误农业生产,天明同志,目前来说,在农村,农业生产还是重中之重,这一点马虎不得!”

    咔嚓!

    有人在旁边照相,说起来还是李天明的老熟人,刘思明和姜红英。

    这个问题,王作先也是有意为之。

    之前在市革委的专项会议上,有人反对农村建厂,除了姓资还是姓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果农村建厂,农民都去厂里做工的话,会不会出现土地被撂荒,或者农村的生产劳动发生转向。

    关于这些,王作先说得再多,也不如由李天明这个带头人来解释。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村民大会上已经研究过了,乡亲们进厂的前提就是不能耽误农业生产,并且,电风扇厂招收的所有村民,都不是村里的主要劳动力。”

    “那么一旦赶上农忙,恰好电风扇厂的生产任务紧张的情况,又该如何解决呢?”

    对此,李天明也早有准备。

    他这人做任何事,总喜欢把所有出现的情况都考虑到,并且预定好解决方案。

    “一旦真的出现您说的那种需要两者同时兼顾的情况,在厂里做工的村民,可以通过结对子的方式,支付一定的酬劳,请人替他们完成村里的劳动。”

    “雇工?”

    说话的不是王作先,而是姜红英。

    这女人也是真够勇的,领导面前,还随便插话。

    可王作先似乎并不介意,反而笑着看向了李天明,等着他的回答。

    “我刚刚说了,这是……结对子,互帮互助!”

    很多问题,其实只要换一种说法,就能迎刃而解。

    就像李家台子和钢铁厂结成互助单位,然后养殖场的生猪、活鸡,就能以内部调剂的方式进行交易了。

    上面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可只要明面上没有违反规定,谁愿意管这种事。

    “这个说法不错,就像刚解放的时候,农村的……”

    李天明立刻接了过去:“互助组!”

    “对,对,对,互助组!互帮互助,共同发展集体经济,更好的建设大家共同的家园。”

    这俩人一唱一和的,其他有不同意见的领导,连话都插不上。

    “天明同志,我之前答应过你,只要你们生产出来的电风扇质量能够通过检测,到时候,就帮你们厂解决销路的问题,怎么样?有信心吗?”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