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棚户区贷款受阻。(2 / 2)

加入书签

再加上现在的人力物力,最终至少京州市光明区还得再贷款十几亿。

总共投入将近三十亿才能建成一整个棚户区。

这种投入显然京州市政府是不会出的,只能由孙连成想办法去问银行借钱。

而借钱,那就要牵扯借不借的问题了。

上次城市银行就因为棚户区发生爆炸才知道,是因为丁义珍没有及时拨款,一直将钱压在银行,导致他们银行还被审计组检查一顿,原副行长欧阳菁更是直接离职。

现在又想用地皮借他们城市银行的钱,那......还是得看李达康的意思。

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市委书记的保证显然要比一个随时要被调走的区委书记要强。

如果李书记点头,他们就同意。

可李达康根本不同意啊。

原本在李达康的看法里,只要孙连成稍微让一些工头企业,徇私一些,这些钱哪怕不贷款,也有人出。

毕竟核算出来的那只是市场价增长了一半,但真正的成本还是那个成本。

也就是说,但凡走点关系,大家让步一下利润就能以更加便宜的价格拿到这个工程。

可孙连成一直强硬态度,无论从设计图、还是材料、又或者施工,招投标工作完全合法合规,讲究公平。

虽然看起来价格降了一点,但实际花费更大。

老牌企业别看报价高,但那实实在在能够快速完成,而且他们还会垫资一部分,只要工程能够完工,落地后,哪怕最终差价高出一大部分,那光明区政府也有钱能够支付。

现在不在乎人情,不让走“陪标”手段,那这工程还怎么能拿到最低价?

孙连成只能向银行贷款,最终这件事才算到了他李达康身上。

......

李达康和城市银行分行行长盛辉阳相熟,二人之间打了很多次交道。

从之前的王大路大路集团需要贷款扩厂,到之后的一些比较关键性项目,都有李达康在做推手,幕后推送着城市银行的资金流入京州市当中。

当然不仅是京州,林城也有城市银行的办事处。

只是没有建在京州的城市银行那么资金雄厚而已,三十二层的楼层就可想而知,城市银行落地汉东后借助多少项目得到多少钱。

李达康和高育良不一样,高育良主管政法,李达康主导经济。

太多投资和李达康有关,如果真调查的话,李达康也有点说不清楚了。

毕竟银行贷款,怎么可能没有违规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