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珐琅厂和城市银行之间的事情(2 / 2)
备制造变成了珐琅加工,工人持股的制度是在军改民后就已经开始执行。”
“虽然珐琅厂落地临西县算是二次重建,以前的珐琅厂已经破旧不堪,但为了能够让以前的技术工人能够安稳扎根,厂长依旧是沿用了以前的惯例。”
“等等,这两个利弊点在哪里,工人持股也好,厂长持股也罢,总归都是想往好的方向发展,那他为什么会闹到现在这个样子?”
祁同伟打断了王安全的话,他现在要明白珐琅厂的内部矛盾是什么。
只有这样才能清楚知道,造成现在围场,工资发不出,甚至有可能破产是为什么。
这珐琅厂一定程度上和大风厂的问题有点相似。
不过这里面并不牵扯大风厂地皮涨价问题,目前看来只是员工和老板之间的某种矛盾而已。
王安全也是一个明白人,祁同伟一般不听什么客套话,也不愿意听那么多的专业名词,“简单来说,厂长想要上市,引进国外最新产线,拿下上市指标,工人则是觉得上市这个问题离他们太过遥远,并且国外产线不是说几百万几千万就能引进。”
“国外是自动化设备,如果大规模引进还会导致工人失去工作,老一辈的人那时候讲究的都是一个工作吃到死,医疗、孩子上学都想企业承担。”
“甚至他们希望未来的孩子也能进入珐琅厂。”
“珐琅厂厂长突然想用他们这些股东的利益去引进让他们失业的设备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珐琅厂里基本都是工人持股,如果设备一旦采购,工人利益绝对会受到影响,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不掏钱。”
“而且上市指标能不能达成他们也不太相信。”
“于是珐琅厂厂长迫于无奈最终决定自己冒险,将自己和支持自己增加新生产线的人所持股份抵押城市银行。”
“预计贷款6个亿,用于珐琅厂的上市计划。”
祁同伟听到这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呢,他做的似乎没错吧,既然员工不相信企业能够上市他们要保证自己的利益,那厂长自己抵押贷款,去购买新设备,上市后他能得到更多的钱,这显然很合理。”
王安全语气着急,“可城市银行压根没有给任何资金,甚至在银行内部已经审批之后,城市银行依旧在珐琅厂与国外商谈购买合作时违规断资,造成与国外已经签约后,设备却无法购买问题,当时珐琅厂除了需支付国外高昂违约金之外,还要归还银行庞大利息。”
“为了不让厂里产生混乱,珐琅厂厂长隐瞒这个消息长达半年之久,直到原本计划三月初的年底分红一拖再拖后,工人这才得知是新产线出现问题导致工资无法发放,珐琅厂厂长将短期内得到的资金全部在补赔偿款,之后才闹出珐琅厂生意被别人抢走,千人堵厂,索要工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