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李达康一口老血。(2 / 2)

加入书签

借用国外在国内建厂,学习对方的管理和技术,这样才能走的更远。

可是在沙瑞金观察中发现。

在引进国外科技产业时候,有些国外资本却是嗅到了一丝商机。

他们开始收购国内企业股份。

当然,收购国内企业股份可以间接带动国内产业发展。

短时间内来看,确实无论是什么谁都能得到好处。

可是长期来看,依旧是在给资本打工。

这些人可不管谁是谁,他们眼里只有钱。

而一旦资本觉得投入不值,那就会立刻断资金链,最终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只能让这些企业自己承担。

到时候学下来的东西没钱干,那谁敢加大投资?

所以相比于这些企业给国外资本打工,沙瑞金显然更愿意如祁家村这样属于自己省份的投资机构持有。

总归用着放心一些。

......

沙瑞金听着李达康在电话里说的问题,沙瑞金眉头紧皱。

不出意外,李达康是听到了有关祁家村投资珐琅厂的事情。

也不是李达康刻意盯着祁家村。

主要是因为就在前几天,光明峰上一期工程完工后,已经开始有科技厂商与光明峰负责人洽谈合作事情。

而在洽谈合作时候,这些科技厂商是有要求的。

一些手机加工这些倒是没太大要求,只要外观合格就是,可是一些大型设备制造,那对于某些材料是有强度要求的。

达不到要求,就绝对不能生产。

可国内以前都是搞大批量廉价产品,突然要这种高标准的产线,他们到哪去找?

一时间,国外科技厂商先只能找零件供应商了,如果没有零件供应商,那他们就要思考一下,在光明峰上建立公司,是否值得投入。

别看国外要求苛刻,但在这次事件里还真找到一些优质企业。

其中名单之中,就有珐琅厂。

当国外科技厂商放出标准寻求能加工材料的厂商时,林珐琅一看这不就是他们订购的国外生产线吗?

这得亏他们早早付款。

并且他们听从祁同伟的建议,对于产线要加大投入,这才能赶上这个机会。

其实祁同伟也没想到事情进展这么快,原本想着至少要到光明峰建成时候,现在看来国外企业其实早就盯上国内市场了。

不过这对李达康可是晴天霹雳啊。

临西县本身就和京州离得不远,珐琅厂之前发生的事情他都知道。

他本想看看京州市的企业能否援助珐琅厂,这样没准还能带动一些就业,若是能得到这批产线,身处京州的汉钢集团没准还会支持他李达康。

毕竟国外企业还生产大型重卡,若珐琅厂能成为汉钢集团旗下企业,这对于汉钢集团同样也是一笔大生意。

可没想到等李达康问的时候,原来人家早就解决了。

听说还是祁家村解决的。

李达康这一口老血啊。

这光明峰是他一把屎一把尿建成的......

怎么反倒便宜祁家村了?

让祁家村受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