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这里面还有很大学问啊!(1 / 2)

加入书签

沙瑞金听着田国富说起这些年李达康和马步清之间的恩怨。

他没有生气,反而有点惆怅。

这摆明了就是双方因为一些个人利益或者经济关系反而现在闹到这种地步。

而且沙瑞金猜测,为什么当年李达康能从那么多市拉来科技企业去填林城高新技术开发区没有企业这个大窟窿。

仅仅只是靠李达康?那其他市的市委书记会同意吗?

一定当时有人站在李达康背后!

甚至沙瑞金十分确定,当初建议李达康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就是赵立春!

是赵立春让李达康发展高新技术开发区,然后再让周边市的这些高科技公司,因为环境污染问题,都搬迁至林城,从而让林城转型,彻底转型成为另一个半导体或者计算机为主导的科技型城市。

其实这个计划与如今祁同伟高育良的计划不谋而合。

但不同的是,祁同伟选择搬迁的厂都属于发展中企业,这些企业的未来并不会影响到一个市的大变动,这种中小型企业只是拥有在一定领域的发展潜力而已。

而不是当初如李达康这样蛮横抢夺,明明那些企业已经在当地发展够久甚至有了规模,而且加上云阳市本身就是靠着半导体已经转型成功。

反倒李达康这一顿胡乱折腾下来,除了能拉动李达康的稍微一些政绩之外,其实对于其他市而言绝对弊大于利的。

所以在当时绝对几个市委书记怒火滔天,一定会找李达康去理论。

可当时这件事奇怪之处在于。

整个事情并未在全国报道,甚至当时就在隔壁东江省担任省长的沙瑞金也对这件事没有什么印象。

也就是说有人当时将这件事压了下来。

迫于此人压力,那几个市委书记才没有闹出太大反对意见,甚至还在之后李达康进入京州,还让他成为省委常委。

不用怀疑十分肯定,就是当时赵立春压下了这几个市委书记的怒火,而强制让林城转型建立林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很可能是赵立春。

当时赵立春一门心思想要的是晋升实权职务。

全国省委书记虽然少,但接下来晋升的是实权还是其他职务都得看这时候做出的政绩。

于是赵立春打算破罐子破摔,在晋升的关键时刻给李达康提出一个建议:既然林城环城高速已经废了,那不如咬咬牙直接转型林城,借助环保理念,将周围的科技型企业一股脑搞到林城,成立一个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来为林城未来的经济转型迈开道路。

这个计划很好,科技型企业本身就十分容易搬迁,也可以带来很多的资金与就业。

但没想到后来却事与愿违,林城的转型在之后虽然没有出现太大错误,但也没有创造出什么科技神话。

无非就是林城多了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那一片湿地公园而已。

因此赵立春最终还是功亏一篑,政绩上没有比过同期的几人,让别人成了实权干部。

就在沙瑞金还在想以前的哪些事情还和这几人有关联时候。

这时,田国富又提了一句,“还有,我听说,马步清是要比李达康更早一步进入常委。”

“按照马步清以前在云阳市的努力,他是实实在在将一个云阳市的经济转型,从云阳市副市长做起,一路做到现在这个位置。”

“并且按照年龄来算的话,高育良如果当上省长,那接下来能当上省长或者调任到其他省当省长的就是他这位经济开发区主任。”

“目前以汉东的人员来看,与李达康争夺省长位置的貌似也就只有他了。”

“在李达康当林城市市委书记之时,马步清和高育良是先后进入省委常委席位。”

“但后来刘省长来了后,马步清一直没有动过,反倒是李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