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墨家 从辉煌到沉寂的思想遗珠(2 / 10)
/p>
墨家认为,通过对鬼神的敬重,可以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传承先辈的优秀文化传统。
祖先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财富。
“明鬼”
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种文化传承的一种维护和强化,它让人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着继承和扬先人的文化遗产的责任,从而在行为上更加谨慎,不敢轻易违背传统的道德准则。
“天志”
,则体现了墨家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追求。
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的意志就是要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行正义之事。
这种“天志”
并非是一种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强制,而是一种对人类行为的引导。
墨家通过“天志”
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规律,积极探索和掌握自然规律,以此来指导社会生产和生活。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人们要了解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自然规律,合理安排耕种和收获;在手工业生产中,要掌握材料的特性和工艺的原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墨家的“天志”
思想为古代科技的展提供了一种思想动力,鼓励人们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
墨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墨家不仅是一个思想学派,更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纪律的团体。
墨子的弟子们遍布各国,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墨家的思想主张。
墨家团体内部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成员们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形成了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
在社会上,墨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事务,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着社会舆论和政治决策。
他们为弱势群体声,反对贵族的专横和战争的破坏,赢得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然而,墨家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
之后遭到了严重的打压。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儒家思想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
墨家思想由于其带有强烈的政治属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成为了被打压的对象。
墨家的平等观念挑战了封建等级制度,其“非攻”
思想不利于封建统治者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和巩固政权,其严密的组织形式也被统治者视为潜在的威胁。
在这种政治环境下,墨家逐渐失去了生存和展的空间,从此一蹶不振。
尽管墨家在汉武帝之后陷入了长期的沉寂,但它的思想光芒并未完全消失。
在晚清时期,随着社会的剧烈变革和西方思想的冲击,中国的学者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墨家思想再次被挖掘出来。
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机深重。
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救亡图存的思想资源,墨家思想因其独特的价值而受到关注。
墨家的“兼爱”
思想可以为民族凝聚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呼吁全体国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敌;“非攻”
思想对于反对列强的侵略战争具有启示意义;“节用”
思想可以为解决国家资源匮乏问题提供思路;“明鬼”
所蕴含的文化传承观念可以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保护;“天志”
所体现的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精神也符合当时学习西方科技、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
然而,尽管墨家在晚清时期有复苏的迹象,但由于长期受到压制,其思想的传播和展依然面临着诸多困难。
一方面,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