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莫以无暇为借口有心处处皆学问(4 / 7)
流,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此外,在社交媒体高度达的今天,人们的时间被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所占据。
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浏览朋友圈、微博、短视频等平台上,被各种娱乐新闻、八卦消息所吸引,无法自拔。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不仅浪费了我们的时间,还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无法静下心来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当我们沉迷于这些无意义的娱乐消遣时,时间就这样悄然流逝,而我们却一无所获。
据一项调查显示,现代人每天花费在社交媒体上的平均时间过了两个小时。
在这两个小时里,人们浏览了大量的无用信息,却很少有时间用于学习和自我提升。
这种现象不仅在年轻人中普遍存在,在中老年人中也越来越常见。
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社交媒体的奴隶,无法自拔。
为什么会出现“虽暇亦不能学”
的现象呢?这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先,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许多人在学习时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想要通过学习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没有灯塔的指引,很容易迷失方向。
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时,就很难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即使有了空闲时间,我们也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导致时间被白白浪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目标是激人们行动的重要驱动力。
当我们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能够让我们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励我们不断地朝着目标前进。
相反,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的大脑就会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缺乏行动的动力。
其次,拖延症也是导致“虽暇亦不能学”
的一个重要原因。
拖延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许多人总是习惯于将学习任务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去完成。
他们总是想着“明天再学吧”
“等我有时间了再学”
,但明天永远不会到来,时间就在这种拖延中一点点流逝。
拖延症不仅会浪费我们的时间,还会让我们产生焦虑和自责的情绪,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
拖延症的产生往往与我们的心理因素有关。
例如,有些人害怕失败,担心自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因此选择拖延;有些人则是因为缺乏自律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总是被各种外界因素所干扰。
此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拖延症的产生。
再次,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也是阻碍我们学习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社会,各种娱乐设施和媒体平台无处不在,它们时刻都在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
当我们想要学习时,手机上的一条消息、一个有趣的视频、一场精彩的球赛,都可能让我们分心,无法专注于学习。
而且,这些干扰和诱惑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让我们很难抗拒。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大脑天生就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当我们面对各种娱乐信息时,大脑会自动释放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我们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这种愉悦感和满足感会让我们难以抗拒这些诱惑,从而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影响我们的学习效果。
最后,缺乏自律能力也是导致“虽暇亦不能学”
的一个关键因素。
自律是一种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它是学习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