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才与德 孔子眼中的周公之才启示(5 / 8)

加入书签

自己的艺术创作视野,还会阻碍艺术的传承与展。

例如,一些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手工艺人存在精神上的吝啬,不愿将技艺传授给他人,导致技艺无法传承下去。

三、才德关系: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

孔子提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其核心在于强调“德”

对“才”

的统领作用。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德”

与“才”

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德”

是“才”

的统帅,决定着“才”

的方向与价值;“才”

是“德”

的支撑,为“德”

的实现提供手段与保障。

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德为才之帅:引领才华的方向与价值

“德”

是“才”

的统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

决定着才华的使用方向——若品德高尚,才华就会被用于造福他人、贡献社会,实现积极的价值;若品德败坏,才华就会被用于危害他人、破坏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是“德”

决定着才华的价值大小——同样的才华,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能挥出更大的价值;在品德败坏的人手中,不仅无法挥价值,还会带来危害。

1德正才正:才华造福社会

历史上,许多德才兼备的人物,都用自己的才华造福了社会,成为后世的典范。

战国时期的墨子,不仅是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人。

他提出“兼爱”

“非攻”

“尚贤”

“节用”

等思想,主张平等、博爱、反对战争、重视人才,这些思想对当时的社会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墨子还拥有精湛的木工技艺与军事才能,他明了许多守城器械,帮助弱小的国家抵御强大国家的侵略,保护了无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墨子的才华,在他高尚品德的引领下,成为了维护和平、造福百姓的重要力量。

在当代社会,屠呦呦也是德才兼备的典范。

屠呦呦是杰出的药学家,她凭借自己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严谨的科研态度,带领团队成功提取出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

同时,屠呦呦品德高尚,她不看重名利,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无私地分享给全世界,还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奖金用于科研事业与人才培养。

屠呦呦的才华,在她高尚品德的引领下,实现了巨大的社会价值,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德歪才歪:才华危害社会

相反,那些品德败坏却拥有一定才华的人,往往会用自己的才华危害社会,成为社会的“毒瘤”

秦朝的赵高,便是典型的例子。

赵高精通法律,拥有一定的政治与谋略才华,却品德败坏,阴险狡诈、野心勃勃。

他在秦始皇死后,篡改遗诏,扶持胡亥即位,随后又设计陷害李斯,独揽朝政,实行残暴统治,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引了秦末农民起义,加了秦朝的灭亡。

赵高的才华,在他败坏品德的驱使下,不仅没有为社会做出任何贡献,反而成为了危害国家、残害百姓的工具,其行为也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在当代社会,也存在一些“德歪才歪”

的现象。

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才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