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不语之境:夫子的理性坚守(7 / 7)
不欲,勿施于人”;与其渲染乱象的刺激(乱),不如参与秩序的重建——遵守规则、维护公正。
孔子的“不语”不是空白,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空间。当他翻过记载“怪力乱神”的竹简,当他在祭祀中专注于内心的恭敬,当他面对乱象仍坚持“克己复礼”,都是在为文明划定理性的边界——在这片边界内,人不是神的奴仆,不是暴力的工具,而是秩序的创造者和道德的实践者。
正如那盏照亮《诗经》竹简的油灯,光芒虽弱,却足以驱散愚昧的迷雾。从春秋到当代,这束光始终指引着文明的方向:关注人间,相信理性,追求和谐,这便是孔子“不语”背后的千言万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