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刘乾坤推荐干部,常云超作出指示(2 / 6)

加入书签

说不过你。”他收敛了笑容,正色道,“情况我都知道了,平安县的损失确实惨重,特别是黄滩乡,几乎是毁灭性的。于书记、张市长,瑞凤市长,你们放心,回去之后,我一定抓紧时间,把东原市,特别是平安县的灾情严重性、恢复重建的紧迫性啊,在厅里详细汇报,尽快研究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支援方案来。”

他话说得诚恳,但也充分留有余地,体现了副职领导的谨慎和组织原则:“不过,你们也清楚,厅里的资金审批,尤其是应急救灾和水利工程这类大额资金,有严格的程序和制度约束,必须要上厅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有时甚至需要报分管省领导。现在已经是7月下旬了,汛期还没完全过去,但只要8月份上游不再发生大的汛情,全省的防汛压力整体缓解,应急资金的调剂空间就能大一点。从我个人角度,于公于私,当然是希望特事特办,能尽快帮家乡解决实际困难。”

刘乾坤调到省水利厅时间不长,资历尚浅,很多事不能一个人拍板,话说得保守些是必要的。但他之所以敢松口答应重点研究、争取一千万的资金额度,也是心里有底。省里还有几位从东原出去的老领导,像分管农业、水利的副省长岳峰、省劳动人事局局长邓牧为、刚从一线退下来但余威犹存的省政协副主席钟毅,乃至虽然影响力已不如前但仍在重要岗位的省委常委周鸿基,关键时刻都能帮着说上话。

特别是岳峰副省长,也是东原人,对家乡的事情不会不闻不问。再加上今天东原市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出面陪同,给足了他这位“娘家人”面子,于情于理,这个顺水人情他都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好。

看看手表,时间已接近下午四点,刘乾坤知道该告辞了。临行之际,他快走两步,凑到市委书记于伟正身边,将声音压低了些,语气带着几分熟稔和托付的意味:“伟正书记,还有个小事,想单独跟您汇报一下,耽误您两分钟。”

于伟正立刻会意,微微颔首,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是很自然地随着刘乾坤一起,沿着宽阔的堤顶向旁边走了十几米,停在了一个相对僻静、脚下河水哗哗作响的位置。其他陪同人员都极有眼力见地留在原地,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或是眺望河景,目光却都不约而同地避免直视两位领导交谈的方向,充分体现了官场的规矩和默契。

“书记,是这样,”刘乾坤的声音放得更低,显得推心置腹,“我当年在平安县担任副书记的时候,组织上给我配了个秘书,叫展志齐。这个小伙子很不错,踏实肯干,文字功底扎实,悟性也高,后来按照培养年轻干部的要求,放到基层去锻炼,现在在平安县当镇长。我在省里也偶尔关注着他的情况,确实是个好苗子,扎根基层,任劳任怨,在群众中口碑挺好。你看……市委能不能在合适的时候,结合班子建设和干部交流,给这样的年轻干部多压压担子,也为家乡发展多做贡献?”

于伟正担任过组织部长,对这类看似私下请托、实则是官场常态的交流司空见惯,处理起来驾轻就熟。他面色平静,没有立即表态,而是直接问道:“这个展志齐同志,我好像有点印象。他现在的政绩怎么样啊?群众基础,特别是关键时刻能不能扛得起硬任务,这方面评价如何?。

刘乾坤早有准备,忙说:“书记,这个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展志齐在基层口碑很好,不是那种只会搞关系、溜须拍马的干部,是真正沉下心来给老百姓干实事的。他所在的那个镇,基础条件还将就,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搞得有声有色,引进了些经济作物,农民收入有点起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这些硬指标也完成得不错。”

“嗯,”于伟正沉吟了一下,像是在脑海里搜索关于这个干部的信息,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年轻人愿意沉在基层锻炼,有想法,有韧劲,能出实绩,这很难得。市委对踏实干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