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o章 争抢争抢必须争抢(2 / 3)
抢不到名额,因此全都拼命的往前挤,女人老人则是擦眼抹泪,口中不断念叨着皇帝陛下恩典。
小孩子则是撒欢乱跑,闹哄哄的叽叽喳喳,不断道:“要过好日子啦,要过好日子啦,皇帝陛下,万岁万岁……”
民心如潮,波涛汹涌啊。
……
重新疏通大运河这件事,乃是杨一笑早有的谋划,以前由于资金不够,所以只能想不能干。
而现在,有钱了!
最主要的是,这工程需要庞大的人力,恰好能够以工代赈,让灾民们有钱可赚。
如果站在朝廷大局高度看待,百姓赚钱其实就是朝廷赚钱。
虽然钱是国库掏出来的工程开支,但是百姓赚钱之后必然会花销导致流通……
倘若一千万贯在一年之内流通两次,那么就意味着大唐今年的经济总值高达两千万贯。
况且,疏通大运河的开支可不仅仅一千万贯啊。
百姓赚到钱,身份会转化……
从一无所有的流民,重新变回拥有家庭私产的情况。
如果所有子民全都变成家有私产的情况,那么这个王朝的根基将会无比稳固,并且,国力将会强大到让人恐惧。
仅仅重新疏通大运河这一项工程,就需要动用三四百万的壮汉劳力,而后勤保障需要女人老人做饭,人数也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然而,大唐同时开启的工程不止一个啊。
各地各级官署都有任务,都想在考核之时获得优良,既然皇帝陛下制定了以工代赈的国策,哪一个大唐的官员不想趁机干出成绩?
钱由国库出,他们负责干!
雇佣民夫让百姓赚到钱不但能获得民望,而且还会立下修桥铺路又或者开荒屯田的功绩……
一旦有了功绩,拔擢之时优先考虑,哪怕是最清廉的官员,骨子里也有着升官的渴望啊。
因此,这样的好机会谁舍得放弃。
抢,必须抢!
短短半个月之后,整个大唐动了起来。
各地各级官署,报奏的文书宛如雪片一般,都要申请开工,都要施行以工代赈的国策。
渐渐的,大唐竟然出现了用人荒……
原本还犯愁灾民数量太多没法安置,短短半个月之内竟然变成了担心人力不足。
各种奇葩的情况,每天都在各地上演。
先是抢人,有人才能开工干活,因此地方衙门的官员全都坐不住,每天都担心他们境内的灾民突然离开。
所以,县令亲自搬个椅子坐在灾民大营门口堵着。
确保灾民被留下的同时,还要动人脉关系向朝廷申请资金,抢工程报备,抢各种政策支持。
县令们每天都急的骂娘啊……
经常是这样的:
“老子不管你怎么解释,总之这个事情你必须办。
他妈的,你不是整天吹嘘在京城有门路么?”
“动一切关系,把所有能走的门路全都走一遍。”
“本官说个数,至少五千贯,你小子如果能让朝廷批下这笔资金,本官这个县令亲自给你捶背捏肩都可以……”
“老弟啊,哥哥我求求你。
看看人家隔壁县域,已经开始动工修整官道了啊。”
“你说说你,当初毕竟是青州民团的一员悍卒,哪怕你求不到陛下面前,但是你在青州民团的将领那里总该混个脸熟吧。”
“哥哥我求求你,把这脸面舍出去,咱不要脸一次好不好,去求求当初统领你的将领好不好。”
堂堂县令,一介文官,竟然粗鄙骂娘,然后又苦口婆心,一口一个自称哥哥,对属下官员一声一声的喊着老弟。
原因只有一个,这属下官员在京城有那么一丁点门路,所以,能帮他们这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