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青芜满人间(2 / 3)

加入书签

“路还长着呢。”

青年犹豫道:“可您昨夜才为三个病人施针到天明,该歇歇了。”

她回头一笑:“我若停下,才是真的老了。”

两人并肩离去,身影渐远。孩子们望着他们的背影,忽然齐声喊道:

“婆婆!我们会记得你说的话!”

老修士脚步微顿,未回头,只轻轻挥了下手。

与此同时,西陆最南端的一座渔村里,一位独臂少年正站在礁石上练习吐纳。他左手执一本泛黄的手册,右手空袖随风轻扬。每当浪涛拍岸,他便深吸一口气,将海风引入丹田,再缓缓呼出,周身竟泛起微弱青晕。

他练完一套导引术后,坐下休息,翻开手册最后一页。上面写着一行清瘦有力的字:

“芜园不在山巅,而在足下。路无终途,唯行者存。”

他凝视良久,忽然抬头望向大海尽头。朝阳初升,金光铺满海面,宛如一条通往未来的光之径。

“总有一天,”他轻声道,“我也要走一趟北境,去看看那棵世界树。”

而在西北高原的驿站旁,一群赶车的凡人正在歇脚。他们不懂修行,却习惯在每日劳作结束时围坐一圈,闭目调息十分钟——这是从商队流传下来的“粗人气海法”,据说是当年一位瘸腿女子传授给挑夫的简易吐纳术。

其中一人睁开眼,笑道:“听说现在连皇宫里的太监都在练这个,说是能延年益寿。”

另一人嘿嘿笑:“人家那是学我们哩!咱们可是最早跟着‘青芜道’干活儿的人家。”

“可不是嘛!”第三人接过话,“以前觉得修行是神仙的事,现在才知道,锄地锄久了也能通窍,挑担挑稳了也能聚气。活着本身就是道。”

众人哄笑,酒碗相碰,声震山谷。

千里之外的世界树根部,一块布满裂痕的石碑静静矗立,苔痕斑驳,唯有中央五个古篆依旧清晰发光:

‘青芜满人间’

每逢风雨交加之夜,碑文便会微微震动,似有无数低语从中传出——那是散落各地的修行者在冥想时无意间引发的残源共鸣。它们跨越山河,汇成无形的网络,如同大地的神经脉络,悄然连接每一个不甘认命的灵魂。

某夜,一位盲女路过此地,手指轻触碑面。刹那间,她“看见”了。

她感受到一片无垠草原,绿意翻涌,断骨草如星点绽放;无数身影穿行其间,有拄拐的老者、轮椅上的少年、失语的妇人、断臂的战士……他们彼此扶持,步伐坚定,踏出一条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路。

她泪流满面,喃喃道:“原来……这就是芜园。”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清越的木杖叩地声。

嗒、嗒、嗒。

一步一步,稳健如初。

老修士再次来到碑前,仰头望着繁星下的世界树。风吹动她的白发,也吹动千万里外某座学堂墙上悬挂的《残缺修行录》抄本。

那里,一群孩子正齐声朗读:

“吾身虽残,志不断;

吾脉虽闭,心常通;

痛非诅咒,乃是召唤;

走一步,便近一分光明。”

她听着,嘴角微扬。

林梦冉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手中提着一盏旧油灯,火苗在夜风中跳跃不灭。

“你还记得吗?”他轻声问,“我们第一次出发时,你说这条路没有终点。”

她点头:“我记得。”

“现在呢?”

她望着星空,声音平静而深远:“路确实没有终点。但每一代人走出的那一段,都成了后来者的起点。”

林梦冉沉默片刻,终是笑了。他将油灯放在石碑前,与她并肩而立。

灯火映照下,两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延伸进泥土深处,仿佛化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