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时光印记(上)(2 / 3)

加入书签

血沸腾,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赛场。

那时的生活虽然简朴,但能吃上白面馒头就让我们感到无比满足。从家里带来米面交给学校伙房,看着师傅将一半白面一半玉米面揉成面团,再蒸成香喷喷的馒头,心里满是期待。

记得有一次开饭时,我迫不及待地冲向蒸笼,却发现馒头都被抢光了,只剩下最后一个孤零零地躺在蒸笼里。

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刚要往嘴里塞,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响亮的“给我留一口”,吓得我手一抖,差点把馒头掉在地上。回头一看,是同桌李军,他眼巴巴地望着我手里的馒头,可怜巴巴地说:“我早上没吃饱,就剩这一个了,分我一半呗。”

我看着他那副馋样,忍不住笑出了声,虽然心里有些舍不得,但还是掰了一半递给他。我们俩站在伙房门口,狼吞虎咽地吃着馒头,边吃边含糊不清地说“真香”,那副模样引得路过的同学纷纷侧目,可我们却毫不在意,只顾着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美味。

那一刻,一个小小的馒头,承载的却是满满的幸福与满足,让我懂得了生活中的快乐其实可以如此简单。

学校的劳动课更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每一次劳动都像是一场特别的冒险。砸石子时,村西头的那条河便成了我们的“战场”。

大家拿着锤子,把鹅卵石放进特制的硬皮圆圈里,“砰砰砰”的敲击声此起彼伏,仿佛是一首激昂的劳动进行曲。

阳光洒在河面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与我们额头的汗珠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有一次,我砸石子时太过用力,锤子突然从手中飞了出去,划过一道弧线,差点砸到旁边的同学。大家先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得一愣,随后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哄笑。我涨红了脸,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赶紧跑过去把锤子捡回来,嘴里还嘟囔着:“这锤子咋长了翅膀呢!”

老师在一旁打趣道:“文良,你这是要把石子砸到天上去,给外星人发信号啊!”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说不定砸到外星人,他们一高兴,就带咱学校的人去外星参观啦!”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中,原本枯燥的劳动也变得趣味横生。

而我凭借着一股巧劲和耐心,总是能比别人砸更多的石子。看着自己面前堆成小山的碎石,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完成了一项了不起的壮举。

倒地瓜的时候,田野里更是充满了欢乐的气息。秋天,人们收完地瓜后,我们就拿着锨去地里“寻宝”。我总是格外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敏锐地寻找着每一个可能藏着地瓜的地方。因此,我找到的地瓜也总是最多的。

有一回,我用力一铲子下去,感觉碰到了硬物,心中一喜,使劲往上一撬,竟然带出了一串连着的地瓜,足有五六个,它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像一串金色的项链。

我兴奋得跳了起来,大声喊道:“快来瞧,我挖到地瓜串啦!”同学们纷纷围过来,眼里满是羡慕。李军不服气地撇了撇嘴,说:“这有啥,下次我肯定比你找到的还多!”

说着,他也开始奋力地挖了起来。结果,他一铲子下去,挖到了一个巨大的土块,累得满头大汗,脸憋得通红,土块却纹丝不动。

大家见状,笑得直不起腰,有的同学甚至蹲在地上,捂着肚子直喊疼。而王良因为倒地瓜最多,被班主任老师表扬,还当上了劳动班长。我们都笑着调侃他是“地瓜大王”,他则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冬天拾柴火的经历同样乐趣无穷。我们穿梭在树林里,枯枝断裂的声音、脚踩落叶的沙沙声,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交响曲。每一片树林都像是一个神秘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有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在树林深处发现了一棵倒下的枯树,树枝又粗又长,足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