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初游南浔古镇(五)(2 / 2)

加入书签

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

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

二厅、三厅里陈列着张静江生平事迹的各种照片、书札、任命状等,其中颇多名人遗物正厅上悬挂南通张謇题写的黑漆金字“尊德堂”堂匾。

两侧是孙中山题写的一副楹联:“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抱柱对联为同治、光绪二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写:“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

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

故居显露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

封火墙高于屋顶,坡面屋顶覆盖龙鳞般的小青瓦,屋檐口加盖既利排水,又能防风的滴水瓦。

室内栋如鳞次,宛如宫殿;雕刻十分精湛,以戏文、民俗图案为主,崇尚一种古朴,自然美,可谓南浔一绝。

走进张家大院,就像一个迷宫,没有导游的引路,走进去想走出来来真不容易。

难怪演古代电视剧上,一个盗贼或土匪想进入大家门户绝非易事,不看不知道,看了才知道以前的大地主、资本家、富有人家如果家里再养着看家护院的还真不好进。

出来张家大院往前走,有一个画馆,画馆里坐着一个人在绘画着,我走近一看在画江南风情,画馆里有很多画好的画,主要画的是乌镇里的石桥小河和游船,画面有一种江南幽静的美感。

我被这小幅的画所吸引,就买了两幅装裱好的作为留念,可惜大量的照片后来存入电脑没存好,大部分没有存入相册文件夹非常的遗憾;

踏入南浔古镇的那一刻,便知晓这次出行未曾辜负。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润,两侧的乌篷船静静泊在河道里,船桨划过水面时,溅起的涟漪晕开了两岸白墙黛瓦的倒影,这是独属于江南水乡的精致景致——桥多水密,一步一景,连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水汽与草木清香。

行走间,又觉这里藏着苏州的风韵。

雕花的木窗、斑驳的砖雕门楼,还有巷弄深处隐约传来的评弹声,都透着江南古镇特有的温婉雅致。

虽是走马观花般掠过张石铭旧宅的西洋雕花、小莲庄的曲桥荷池,未能细品每一处建筑的故事,但那份浸润在时光里的静谧与厚重,已深深印在心里。

无需刻意追寻景点,单是沿着河道漫步,看当地人在河边浣洗衣物,听茶馆里传来的谈笑声,便让人觉得惬意又满足。

这样的南浔,既有水乡的灵动,又有古城的韵味,即便行色匆匆,也算得上一场不虚此行的难忘旅途。

我边写下了《游南浔古镇》:

南浔古镇如梦来

名胜古迹处处徊

小莲庄里寻古韵

嘉业堂中思贤才

百间楼边赏美景

张家大院故事埋

江南水乡展志趣

苏州风韵眼前徘

难忘旅途心沉醉

岁月静好永记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