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军之粮(1 / 3)

加入书签

熊本城,天守阁。

这座刚刚易主的战争堡垒,其最高层,那间曾属于肥后国主、可以俯瞰整个城池与远方山川的巨大房间,此刻正进行着一场决定七万北伐大军命运的任命。

冰冷的木地板被擦拭得光可鉴人,倒映着窗外清晨的微光与室内摇曳的烛火。张铁山,这位新晋的开拓子爵,正单膝跪地,在他面前,是端坐于主位之上的太子朱慈烺。而在大殿两侧,李定国、孙可望、郑成功、顾炎武,以及所有“镇”一级以上的将领,皆身着全副甲胄,如同一尊尊沉默的钢铁雕塑,他们的目光,或审视、或好奇、或质疑,尽数聚焦在这位从一介布衣一步登天的年轻人身上。

空气,凝重如铁。

“开拓子爵张铁山,上前听封。”

太子的声音,在过分寂静的大殿内回荡,不带丝毫感情,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在!”张铁山的心,因极度的紧张而剧烈地跳动着,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血脉贲张的轰鸣。他强迫自己稳住身形,向前膝行两步,低下了头。

“孤今日,当着全军将领之面,正式任命你为北伐大军‘督办军储使’!”

太子从帅案上站起身,亲自拿起一方早已备好的、用锦盒盛放的银印。他缓步走到张铁山面前,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那方沉甸甸的银印,交到了他的手中。

“总管九州所有军需粮秣,保障我七万主力北伐之供应!此印,如孤亲临!”

督办军储使!

这五个字,如同一道道惊雷,在天守阁内轰然炸响!

满座皆惊!

在场的所有将领,无一不是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宿将,或是底蕴深厚的将门之后。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督办军储使”这五个字背后所代表的滔天权柄。这不仅仅是一个粮草官,这是总管七万大军后勤命脉的最高负责人!其权力之重,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了寻常的总兵!

而现在,这个足以决定一场国战胜负的职位,竟然被授予了一个月前还只是个火枪手的、泥腿子出身的“暴发户”?

“殿下!”

新晋伯爵顾炎武第一个按捺不住,他猛地从队列中出列,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顾不得君前失仪,急声道:“殿下三思!张子爵虽在阿苏山立下奇功,但毕竟资历尚浅,骤然担此重任,总管全军后勤,恐难以服众!”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焦急与不解。他并非针对张铁山个人,而是出于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后勤,远比冲锋陷阵要复杂百倍。它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武,更是深厚的人脉、圆滑的手腕、以及对各种物资钱粮细致入微的统筹能力。这些,岂是一个只懂得打仗的边军小卒所能具备的?

“是啊,殿下!”另一名豪强出身的将领也壮着胆子附和道,“军储乃大军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万一有失,我七万北伐将士,便有覆灭之危!此事,不可不慎啊!”

一道道质疑的目光,如同利箭般,从四面八方射向跪在地上的张铁山。他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夹杂着的轻蔑、不屑与浓浓的怀疑。他感觉自己背上那件崭新的、象征着子爵荣耀的礼服,仿佛有千斤之重,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知道,他们说得都对。

他张铁山,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让他冲锋陷阵,眉头都不会皱一下。可让他去跟那些满肚子弯弯绕绕的大名、商贾打交道,去算那堆积如山的粮草账目,他连从何下手都不知道。

一股前所未有的惶恐与压力,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甚至产生了一丝退缩的念头。

然而,就在此时,他抬起头,迎上了太子那双深邃得如同古井般的眼眸。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的动摇,只有一种纯粹的、不容置疑的信任。

张铁山的心,猛地一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