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偏方(1 / 2)
一听疫病二字,众人无不色变。
宋慈姑一听要关店些时日,第一个念头便想到了还在学堂里念书和留在董家的一双儿女。
“镇上比之咱们村,人多且杂。”
宋小麦看出小姑的忧虑,沉吟道:“咱们回村前,得想法子将小福小满带上。”
宋慈姑倚在柜台边上,一脸煞白:“这疫病当真会传到咱们这来?”
宋小麦默默摇头:“传不过来自然好,但无论如何,咱们得防患未然。”
“可是若此消息无法外传,董家,怎会轻易让我带走孩子”
宋慈姑捂着心口:“如今我日日在镇上,董家也不过同意让两个孩子半旬与我一聚,连留在铺子里过夜都不成,更别说带孩子回村”
这确实是个麻烦。
当初董家孙婆子,亲眼看着自家和离的媳妇到了镇里开了这么大的铺子,不知怎么想的,竟再不肯让宋慈姑踏入自家半步,更不允对方看两个孩子。
宋小福每日都是董家父子俩接送,两点一线,便是守着儿子孙子,不欲让其跟亲母接触。
董满仓也是奇怪,去年年底时,明明自个带着两个孩子还专门回了一趟村里,让两个孩子与母亲短住了几日,这阵子,竟又跟着了魔似的,防着孩子与亲娘相见。
要不是宋长乐带着一帮乞儿,拍响了东巷董家大门,争取来这半旬一次的机会,还不知那家人要如何为难宋慈姑。
宋长乐二人与董家谈判,与其说是谈判,不如说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恶的怕狠的,狠的怕不要命的。
董家孙婆子和董老爷子,面对带着一帮乞儿上门日日缠闹毫不讲理的宋长乐,根本毫无招架办法,最后得以妥协。
此即,宋长乐站出来忍不住道:“要不我再去试试!”
宋小麦摆摆手,叹了口气:“用过的法子便不灵了,上回本就是他们一家人无理在先,此即却是我们落于下风。”
她凝神想了一会,决定亲自去寻一趟董满仓。
“小姑,你先别急,小福小满我会想办法带上。”
她又看向李雨几人:“算着日子,梧州那方流民就算真有往咱们这边窜的,也不会这么快到达,咱们总还有几日准备功夫。”
“眼下关键,咱们得先存够防疫以及封锁村子这段日子的所有物资,待会你们先将荣生堂送来的艾草妥善收好。”
“李雨长乐哥,你俩一会带上铺子里现银,咱们一起去采买些物品,小姑还有阿力古留在店里,接收送来的艾草。”
她又看向拉着丑妮立在一旁的林氏,对满是不安的老人宽慰道:“林阿奶,你就带着丑妮在后院收拾收拾回村后要带的东西,这段日子,你便跟着我们一起回村住去。”
听闻疫病后,早已吓得面无血色的老人,此刻听了这话,除了连连“哎”
声答应,再说不出任何字眼。
安顿好一切后,宋小麦又对众人道:“此事不宜大肆宣扬,咱们率先储备的这些物资数量不小,为了掩人耳目,今日除了那些艾草,其余物什,明日我会让村人乔装过后再进镇来,分批运出。”
言罢,她立刻领着李雨和宋长乐出了铺子,三人分头行动,穿梭于镇中各大小商铺。
他们目标明确,下手极快。
宋长乐以前来铺子的外地行商、需要储备一些当地土仪干货为由,订下了许多耐存放的腌菜,粗盐。
李雨则听了宋小麦之言,转去镇里唯一一家酒铺,将铺子里十来坛最烈的酒全数订下。
酒铺掌柜收了定金,让他只管第二日唤人来取便是。
二人办完各自事后,同行一路来到镇外三里地的制砖作坊,订下了大量石灰。
宋长乐不解:“买这么多石灰和酒做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