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欧洲来使(2 / 3)

加入书签

施加压力,就像一群狼想要围攻一头雄狮。

可是桑明川非常聪明地采取了分化策略:他对腐国展现出友好的态度,让腐国感受到了合作的希望,仿佛看到了两国之间美好未来的曙光,亲手为德·拉·瓦莱特斟上武夷岩茶,茶盏在描金托盘里出清脆碰撞!

对荷南则是强硬无比,毫不退让,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堡垒,突然将范·迪克的胡椒样品扫落在地,黑色颗粒滚过“爪哇”

标记!

而对于葡萄亚,则采用利益诱惑的方式,让他们看到了潜在的巨大好处,就如同在他们眼前摆放了一块巨大的蛋糕,用象牙秤称出五十箱瓷器作为“友谊见证”

最终达成的《京师条约》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暗藏玄机。

当桑明川用玉玺在羊皮纸上盖下朱文大印时,威尔斯注意到条约附则用蝇头小楷写着“永汉商船可自由进入里斯本港”

欧洲各国承认了永汉在东南亚地区的利益,但同时要求永汉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而永汉则获得了在欧洲设立商站的权力。

这一条约看似平衡了双方的利益,实则是双方博弈后的一种暂时妥协,就像是一座摇摇欲坠的天平,随时可能因为新的力量介入而失去平衡。

威尔斯在给国内的密信中写道:“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我们必须要加快军事武器研究的进程,否则十年之后,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制衡这条来自东方的巨龙。”

他的信中充满了危机感和紧迫感,每一个字都像是在敲响警钟,提醒着国内的人们要尽快行动起来。

欧洲各国迅地行动起来,一场专门针对永汉的军事竞赛就这样悄然拉开了帷幕。

鹰国议会紧急通过了一项扩充海军的法案,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建造新式的铁甲舰,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在海上力量方面与永汉一决高下,就像两个大力士要在擂台上一较高低。

腐国为了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加大了对殖民地的掠夺力度,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军事工业之中,在全国范围内,工厂的烟囱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日夜不停地生产着枪炮和弹药,整个国家就像一台高运转的战争机器。

荷南虽然在之前的交锋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他们并没有就此认输,而是利用自己在海外的殖民据点,疯狂地搜刮财富,重整军备,誓要报好望角之仇,他们的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葡萄亚则选择与周边国家秘密结盟,共同商议应对永汉的策略,企图在陆地上对永汉形成包围之势,就像一张正在慢慢收紧的大网。

整个欧洲大陆都被紧张的战争气氛所笼罩,各个国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战争准备,一场新的风暴正在大西洋彼岸慢慢酝酿,仿佛黑暗的乌云正在聚集。

最先有所动作的是鹰国皇家海军,他们在朴茨茅斯造船厂秘密启动了名为“海狮计划”

的项目。

在这个计划中,他们集中了全国最顶尖的造船工匠,这些工匠们模仿永汉“镇海号”

的设计图纸,试图打造出更具威力的铁甲舰队。

为了获取到关键技术,他们甚至不惜派遣间谍潜入永汉的港口,想要窃取船舶动力系统的核心数据。

这一计划充满了风险和挑战,但也显示了鹰国的决心,他们就像一群猎人,紧紧盯着自己的猎物,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腐国则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广袤的非洲大陆,他们加快了对刚果河流域的殖民步伐。

他们凭借着武力征服当地的部落,掠夺那里丰富的铜矿和橡胶资源,为新式武器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在莱茵河畔的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停,大量的新式步枪和大口径火炮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堆积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