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开启死者身份调查(2 / 2)
点串联成线索链 —— 虽然死者身份尚未完全确认,但死亡时间、死因、作案手法的精准判定,已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他坚信,只要技术科能从检材中找到关联证据,结合侦查人员的排查,终将锁定嫌疑人,让这起隐藏在写字楼地下停车场的罪恶无所遁形。
此时,刑侦支队的会议室里,李明已收到张林的初步解剖结论。他看着报告上 “机械性窒息”“镇静药物”“熟人作案” 等关键信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随即拨通了小王的电话:“立即调整排查重点,一是围绕‘陈峰’的真实身份,核查科创公司注册信息,寻找他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有经济或情感纠纷的人;二是扩大黑色轿车的排查范围,重点找前一天晚上 8 点至凌晨 2 点,在东方大厦周边出现的大众朗逸车型,结合城西方向的监控追踪;三是检测死者胃内镇静药物的来源,看看能不能找到购买渠道或相关人员,务必在 24 小时内有新突破!”
夜色渐深,解剖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张林整理好解剖记录,将所有检材的检测需求按优先级列成清单,送往技术科。他知道,这场与时间对抗的尸检,只是案件侦破的第一步,后续的证据比对和侦查排查,才是揭开真相的关键。但他有信心,凭借精准的解剖结论和细致的线索分析,这起隐藏在写字楼地下停车场的罪恶,终将被正义的阳光照亮。
小周这边也在紧张工作,带队核查失踪人员信息,争取确定死者什分。“男性,35-40 岁,身高 172Cm,死亡时间前一天晚上 8 点至次日凌晨 2 点,最后一餐吃米饭、鸡肉、青菜,胃内有镇静药物,身份初步指向‘陈峰’但需核实”—— 这些关键忑征被小周用红笔醒目地圈在笔记本上,随后他带着五名队员走进刑侦支队的失踪人员核查办公室,六台电脑屏幕同时亮起,蓝色光映在每个人布满倦意的脸上。
“把筛选条件卡紧,” 小周将刚泡好的速溶咖啡分给队员,自己也猛灌了一口,咖啡因的苦涩暂时压下疲惫,“年龄锁定 35-40 岁,身高 170-174Cm,失踪时间 24-48 小时内,职业栏里除了‘公司职员’,还要加上‘服务行业’—— 死者胃内有镇静药物,说不定是压力大的职业,理发师、厨师这类服务行业人员经常接触各类人群,也可能有经济或情感纠纷;另外,重点看有没有‘近期服用过镇静药物’‘最后一餐吃家常饭’的描述,排除‘陈峰’这个可能的误导信息。”
队员小陈揉着发酸的眼睛,手指在鼠标上缓慢滑动:“这系统也太卡了,每次刷新都要等两分钟,1500 多条信息,这得查到天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