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双喜临门(2 / 2)
一个,人家攒的不够,又从鸡窝里现摸了一个!”
刘翠芬:······
炒了个辣椒鸡蛋,拍了个黄瓜,酥了个花生,加上提回来的小炒肉跟腰花,配上个茄子跟烧豆腐。
急促之间,也算不错的饭菜了。
林老师看着食指大动,招呼福安:“今天算是双喜临门,去我们家把剩下的另外一瓶二锅头拿来,咱们好好喝上一杯。”
杨远信左拦右拦也没拦住,只好眼睁睁的看着福安真从林老师家拿了一瓶酒回来。
等小孩儿跟女眷们都下桌之后,杨远信才问道:“这双喜临门,是说石头跟翠芬都考过了对吧?”
林老师夹了颗花生米嚼碎了,自顾自的顺了半盅酒,龇牙咧嘴的说道:“哎呀,不是,是上初中的推荐名单,我也看着写完了。”
(诸位看官,1954年,北京市教育局才成立了普通中学统一招生委员会,在此之前,或考或荐我查不到,全是合理猜测。)
福平一听,高兴的都能看见后槽牙了:“居然这么快,林叔,多亏你上心了,推荐信这事儿,我们还真帮不上忙。”
林老师低调的摆摆手:“孩子学习不错,我也没帮什么忙。
主要是把,过俩星期我就要调走了,不赶紧敲定这事儿,我怕到会儿耽误你们的时间。”
福平赶紧给林老师满上,然后自个儿跟他碰了一下,先干为敬:“调走?是调去哪个学校?”
林老师结结实实的满喝了这杯酒:“不去学校了,以后转后勤,去区公所宣传方面做些文字工作!”
林老师说的简单,可杨远信却是不敢简单了听:“哎呀,文字工作,说不得还得拟定些文书要件,这以后都算是机要心腹的职位了。
怎么这么突然?”
林老师低调的笑笑:“也不算突然吧。
建国庆典的时候,我替教育口的分管领导写过一篇文章,好像反响不错。
后来这两年又陆续的帮忙写了点儿材料。
区公所这才跟我沟通,想让我调动过去。
我琢磨下,就是不过去,也得帮忙写文章,还不如光明正大呢。
现在暂时定的是去宣传部门,还没正式下通知。
虽说也就早两天晚两天的事儿,可毕竟没过明路,今天也是话赶话了,千万别外传啊!”
杨远信拍胸脯保证:“你放心,咱们俩家什么关系,我保证各个都守口如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