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白色风暴(2 / 2)

加入书签

;

没等回答,高艺文的自行车急刹在跟前:&0t;论坛炸了!

&0t;

江州本地的疫情版块每分钟刷新十几条帖子。

《火车站现高烧旅客》《护校生爆料隔离病房照片》的标题配着模糊的偷拍图,跟帖里恐慌情绪像野火蔓延。

疫情在春节前炸成惊雷。

腊月廿八,江州卫校的铁门挂上&0t;封校隔离&0t;的牌子时,明朗已经构筑起防线:校门口供应平价口罩,每刷一次学生卡都自动记录体温。

除夕夜,仓库阁楼弥漫着泡面味道。

四人围着电磁炉看春晚重播,电视里欢声笑语与窗外的救护车鸣笛形成诡异二重奏。

高艺文突然摔了筷子:&0t;刚收到消息,城中村有老太太用胸罩当口罩!

&0t;

许晚晴调暗紫外线灯:&0t;明天开始,每卖出一瓶消毒水附赠自制口罩教程。

&0t;她展开用手术巾缝制的样品,耳挂是用卫生巾背胶改良的弹性带。

疫情最凶猛的二月每天有电动车在防尘帘外排队,穿防护服的志愿者用吊篮传递物资。

许晚晴在分装台前连续站了十六个小时后,突然被账本上的数字惊醒——他们出售的口罩,因为走量巨大,净利润竟比卖卫生巾高出七倍。

清明前夕,江州落下第一场春雨。

明朗站在仓库天台,望着远处解除隔离的街区灯火,手机短信提示音在雨中格外清脆。

但当他转身,看见许晚晴靠着沙袋睡着,手里还攥着没写完的《社区消毒标准化流程》。

雨幕中,最后一批口罩正在装车,车身上的标语被雨水冲刷得亮,像极了他们初次见面时少女眼中的光。

高艺文踹开缠着胶带的纸箱,露出底下印着粉色花瓣的卫生巾包装袋。

&0t;这些才是我们的老本行。

&0t;

她指尖敲打着&0t;苏菲&0t;的商标,三个月前被临时覆盖的防伪标签如今斑驳脱落。

季方语的笔记本摊在潮湿的水泥地,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窗外突然响起救护车的鸣笛,所有人条件反射般站直身体。

等意识到这只是寻常的交通事故时,仓库里爆出神经质的笑声。

许晚晴走到天台,暮春的风里飘着焚烧医疗废物的焦糊味。

明朗展开那张被体温焐软的账页,最下方用红笔圈住的数字正在呼吸:净利润3768万元。

这个数字背后是二十七张过期的工作证,四十六份伪造的质检报告,九次仓库突击检查,以及无数个在紫外线灯下缝制口罩的深夜。

2003年5月,北京新增病例降至个位数;6月15日,中国内地实现病例清零;7月13日,91h0宣布全球疫情结束。

同时2003年5月马云的淘宝正式上线。

明朗此时17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