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黄万春的办法(2 / 3)

加入书签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运转,组织语言:“黄书记,您问得好!

我们虽然起步晚,人手少,但绝对不是脑袋一热。

比亚迪的技术转让,核心是电池和部分基础结构件工艺,这是我们供应链稳定的基础。

至于手机本身,我们目前的核心优势在设计和软件优化上!”

硬件没有就拿软件来凑,你要看厂房设备,生产线我固然没有。

但是我张嘴给你讲一讲设计构思问题是不大的。

他双眼放光,开始描绘蓝图:“您想,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功能机居多,笨重、操作繁琐。

我们瞄准的是未来的‘智能’方向!

虽然现在硬件限制大,但我们在软件交互上下了大功夫,目标就是让用户用起来更简单、更人性化。

比如,我们已经在构思一种全新的菜单逻辑,减少按键次数;还有,针对信号接收弱的痛点,我们在天线布局和接收算法上也有独到的想法……虽然现在只是图纸和算法模型,但只要有牌照,有生产条件,我们就能把它变成实物!”

他越说越兴奋,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仿佛那部想象中的手机就在眼前。

凭空徒手画大饼,这是当年做外贸业务的基本技能。

黄万春听得认真,不时点点头。

他捕捉到了几个关键信息:有技术转让打底(虽然是部分)、有明确的差异化设计思路(软件和用户体验)、有对市场痛点的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听起来还很概念化,但至少不是完全的空中楼阁。

尤其“智能”

、“人性化”

这几个词,让他觉得这小子眼光确实有点前瞻性。

“想法不错。”

黄万春肯定道:“但光有想法还不够,部里审核牌照,非常看重企业的技术实力、生产保障能力和市场前景。

你们现在……”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但直指核心:“团队太小,没有生产线,没有资金证明,甚至连个像样的研实验室照片都拿不出来吧?”

此话一出,憋得明朗老脸通红,他虽然不要脸,但是这句话直捅心窝子还是有些受不了。

明朗脸微微一热,诚实地点头:“是,黄书记,您说得对。

我们现在是‘三无’状态。

但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牌照的原因之一啊!

有了牌照,才能名正言顺地去融资、建厂、招兵买马!

不然,投资人一听我们连‘准生证’都没有,谁还敢砸钱?”

忽悠一张手机生产牌照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黄万春沉吟片刻,手指敲击桌面的节奏快了一点,显然在思考对策:“这样,明朗。

我这边先动用关系,去部里摸摸底,看看现在牌照审批的尺度,以及有没有可能走‘联合申请’或者‘技术导向型试点’之类的路子。

你们这边,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把你们刚才说的那些‘独到想法’,给我落到实处!

整理一份详尽的商业计划书,重点突出你们的技术创新点和市场潜力,特别是你们强调的软件优化和用户体验设计。

另外,把和比亚迪的技术协议关键部分整理好,作为技术支撑的证明。

还有,尽快物色一个哪怕是临时的研场地,挂上‘光科技研中心’的牌子,拍点照片,显得像个正经搞研的样子!

哪怕只有几台电脑,几个人在画图,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黄万春看着一无所有的光科技确实有些头大,但是为了江州市本土的手机生产产业链,这次他豁出去了。

“明白!

黄书记!”

明朗听得心潮澎湃,黄书记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