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手机生产线(2 / 2)
术参数和“自主研”
的宣称水分颇大,但在当下,形式往往比内容更重要。
这些凝聚了心血(以及部分虚饰)的文件,通过明朗,第一时间被呈送到了江州市委书记黄万春的案头。
黄万春,这位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正值年富力强,有着极强的政治抱负和展欲望。
他敏锐地意识到,单纯依靠江州传统重工业是不行的,江州的产业结构升级将步履维艰。
手机产业,这个代表着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正是他苦苦寻求的经济新引擎。
看到光科技的报告,尤其是“填补本市高科技移动通信终端制造空白”
、“潜在就业拉动”
、“地方税收新增长点”
这些字眼时,他的眼睛亮了。
尽管他内心清楚,这家仓促上马的企业底子薄、技术弱,与国外巨头甚至国内一线品牌相比差距巨大,但这毕竟是一个,一个突破口。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亲手扶持起一家本地的高科技企业,其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都将非同凡响。
几乎没有犹豫,黄万春亲自带着这份厚厚的材料,登上了前往京城的航班。
他的目标明确而艰巨:他要亲自去部委游说,为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光科技”
争取那张无比珍贵的手机生产牌照。
在2oo5年,没有这张牌照,一切都是非法生产,是黑户。
而牌照的审批权,牢牢掌握在中央部委手中,竞争异常激烈。
黄万春深知其中的难度,许多实力远比光科技雄厚的企业都在排队等待,但他还是要搏一搏,凭借他直辖市委书记的身份,凭借他为地方经济展争取机会的充足理由,更凭借他对政策导向的理解和在京城积累的人脉资源。
他要在江州,培育出属于自己的手机生产企业,再由这家企业培育出手机产业链,如果能够在江州培育手机生产企业,那么往后将有无限的可能,整个江州将不再是完完全全依靠摩托车成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哪怕再低,也要先挤进这个赛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