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光科技的大丰收(1 / 2)
光科技在淘宝光棍节促销活动中取得的惊人成绩,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涟漪层层扩散,其影响远公司最初的想象。
当2oo5年11月12日零点钟声敲响,持续了不到13小时的促销页面正式关闭,最终的后台数据最终定格在一个令人瞠目的数字上:总订单数6,8台,平均成交价67o元。
这个数字,对于一家刚刚注册不久、厂房还是借来的、团队不足二十人、第一款产品从设计到生产仅用四天的初创公司而言,堪称商业奇迹。
它不仅意味着光科技在财务上实现了堪称华丽的逆转——远远过了许晚晴测算的盈亏平衡点,更在团队士气和行业舆论上取得了空前的胜利。
一夜之间,“光g1”
和“光棍节”
成为了互联网和早期科技爱好者圈子中的热门话题。
这一战果,先在淘宝平台内部引了不小的震动。
虽然六千多台的交易量在日后“双十一”
动辄千亿的天文数字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其背后代表的潜力和象征意义却让淘宝官方的高层和小二们眼前一亮。
一个完全名不见经传的新品牌,没有任何线下渠道支撑,仅仅凭借一个略带戏谑和自嘲色彩的“光棍节”
网络概念,以及一个简单粗暴却极具冲击力的价格策略和限时促销,竟然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如此巨大的精准流量并实现了惊人的转化率。
这极大地证明了淘宝平台本身作为新品引爆器和品牌孵化器的巨大价值,为平台未来的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成功案例。
淘宝的小二们开始在内部邮件和即时通讯群里私下讨论这个突如其来的“黑马”
案例,一些嗅觉敏锐的早期大卖家,尤其是数码类目的卖家,也纷纷点开光科技的店铺页面,研究“光g1”
的页面设计、促销话术和定价策略,试图从中汲取经验,思考自己是否也能复制这种模式。
一股探索和躁动的暗流开始在平台上涌动,许多人都在心里琢磨:明年,下一个节日,我是不是也能做点什么?
然而,对于厂房内疲惫不堪却又兴奋莫名的光科技团队而言,短暂的庆祝过后,迎接他们的是更为艰巨、繁琐的挑战——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货和售后这“最后一公里”
。
厂房内灯火彻夜未熄,生产线上机器轰鸣,李鹏飞嗓音嘶哑却依旧指挥若定,确保每一台出厂的g1都经过严格检验;
客服区,杨珊珊带领着那群已然从“菜鸟”
成长为“老兵”
的联合化工临时客服团队,耐心地解答着雪片般涌来的、关于货时间、物流进度的海量询问;
许晚晴则紧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现金流表,确保每一笔给供应商的采购款都能及时支付,维系这条紧绷而脆弱的供应链不断裂。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泡面和电子元件焊接的混合气味,每个人都透支着体力,但眼中却闪烁着充满成就感的亮光。
也正是在这片忙碌、充实而又略带混乱的氛围中,明朗接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电话。
电话挂断后,他猛地站起身,用力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静一静!
大家听我说!”
明朗的声音虽然沙哑,却难掩激动:“我们第一阶段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功劳是大家的,辛苦也是大家的!
我明朗,在此谢过每一位!”
他深深鞠了一躬,换来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现在,我宣布两件事!”
他直起身,朗声道:“第一,李鹏飞,继续盯紧生产,保质保量!
杨珊珊,安抚好客户,做好订单跟踪!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