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行动目标江州(2 / 3)

加入书签

会谈结束后,陈文翰团队开始了另一项任务的调研。

接待团队的司机是江州本土的男子,车子上还覆盖着好妈妈洗衣粉的广告。

陈文翰看着司机试探性地问:"

我们听说江州有家企业叫光科技,最近在网上卖得很火,你知道吗?"

驾驶员警惕地看了他一眼:"

你说的是江州国际联合化工里面那个光科技?他们很厉害,很懂互联网销售。

"

通过打听,陈文翰团队逐渐摸清了光科技的运营模式:拿联科的全套方案,快生产,通过互联网直销省去中间环节,以极致性价比打开市场。

更让陈文翰惊讶的是,他们现光科技的创始人明朗竟然也是江州国际联合化工的股东之一。

陈文翰对团队成员感叹:"

明明是个化工企业的人,怎么突然跨界做手机了?而且还做得这么成功?"

李明提出一个猜想:"

有没有可能,光科技之前无牌生产时,就是那个摩托能拉的来源?我对比过两款手机,内部结构几乎一模一样。

"

这个猜想让团队兴奋起来。

如果能够证实光科技就是摩托能拉山寨机的生产者,摩托罗拉就可以采取法律行动,至少可以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然而,进一步的调查遇到了困难。

光科技方面非常谨慎,关于早期无牌生产的情况几乎找不到直接证据。

现在拿到手机生产牌照后,几乎就下线了所有山寨机销售。

光科技不是传统的山寨厂,而是一家有创新思维和明确战略的企业。

他们抓住了互联网直销的趋势,利用联科方案降低了行业门槛,以极致性价比打开了市场。

更重要的是,光科技似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这从他们快获得手机牌照可以看出。

直接对抗可能不是最佳策略。

陈文翰拿起电话,打给香港总部的黄启贤:"

总裁,我在江州的调研有些现。

情况比我们想的复杂。

"

他详细汇报了调研结果,最后提出建议:"

我认为直接对抗不是最佳选择。

光科技虽然使用联科方案,但他们有创新的销售模式和明确的市场定位。

建议考虑合作或收购的可能性,而不是单纯的法律行动。

"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黄启贤回应道:"

你的建议有道理。

安排与光科技的接触,试探合作可能性。

但同时做好法律行动的准备,如果他们拒绝合作,我们也不能坐视市场份额被侵蚀。

"

"

明白。

"

陈文翰回答:"

我会尝试接触光科技的负责人。

据说是个很年轻的创业者,可能对合作会有兴趣。

"

挂断电话后,陈文翰站在酒店窗前,望着江州的夜景。

这座城市正在孕育着新的商业力量,可能会改变中国手机产业的格局。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同一时间,明朗正在光科技的办公室里,与团队讨论如何应对可能来自大厂的竞争压力。

温泽峰悄悄提醒过明朗,摩托罗拉的人正在江州活动,可能对光科技产生了兴趣。

"

如果大厂来找我们,可能是挑战,也可能是机遇。

"

明朗对团队说:"

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但也要坚持自己的展道路。

"

两个不同世界的企业,即将生第一次碰撞。

这场碰撞将擦出怎样的火花,无人能够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