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初窥斑驳(2 / 3)
房和仓库外观有些陈旧;
运输原料和产品的叉车、货车偶尔穿梭而过,留下柴油燃烧后的尾气味道。
一派繁忙而典型的、甚至有些过时的重工业景象,每一寸土地、每一缕空气都在强调着它的功能性与粗放。
进门的左手边,是一栋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办公楼,外墙贴着老式的、如今已显过时的白色方形瓷砖,许多部分已经泛黄、黑甚至脱落,露出底下灰色的水泥。
楼顶立着的“江州国际联合化工”
几个巨大的字,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黯淡无光——这就是化工厂的行政中枢,总部大楼。
它显得沉稳、敦实,甚至有些沉闷和官僚气,与旁边活力四射(尽管是野蛮生长)的生产区域形成对比。
而明朗引领他们的方向,则是进门右手边。
他们沿着一条布满修补痕迹的内部公路,一直向厂区深处走去。
越往里走,周围的化工生产气息似乎越浓烈,机器的噪音分贝也显着增大,空气中偶尔飘过的异味也变得更加复杂。
李明和戴维·王下意识地皱紧了眉头,戴维甚至下意识地用袖口掩了一下口鼻。
他们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难以置信。
(李明内心:“老天,在这种环境里生产精密的手机主板?简直是天方夜谭!
尘埃、湿度、腐蚀性气体、静电……每一样都是电子元件的天敌!”
)
(戴维·王内心:“无法想象他们的产品可靠性如何保证。
或许他们的成功,真的只是牺牲质量换取成本和度?”
)
陈文翰则面色依旧平静,仿佛不为所动,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像扫描仪一样,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四周的一切——道路的状况、车辆的型号、工人的神情、管道的走向、甚至地面残留的化学品痕迹,试图将每一个细节都纳入分析,拼凑出关于这家诡异企业的完整图景。
他们走了大约五六分钟,感觉几乎快要走到厂区边缘的围墙了,周遭的环境越显得偏僻和“边缘化”
。
终于,明朗在一个不起眼的岔路口向左转去。
拐过弯,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了一些,出现了一排看起来相对较新的单层砖混结构仓房,似乎是化工厂后来为了扩大仓储而扩建的。
其中一间的银灰色卷帘门敞开着,像一个巨大的口子。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口挂着一个崭新的、与此地粗犷工业风格格不入的浅蓝色亚克力牌子,上面用黑色宋体字清晰地印着——“江州光科技有限公司”
。
牌子在午后的阳光下反射着亮光,边角锐利,甚至走近了还能闻到一丝残留的、劣质油漆和胶水的刺鼻气味,与周围斑驳、陈旧、充满历史感的环境形成了极其鲜明而突兀的对比。
这种对比,甚至产生了一种现实的荒诞感。
(陈文翰内心:“藏得真深。
在这化工厂的最深处,最偏僻的角落,挂上这样一块崭新、现代却又廉价的牌子,这种强烈的违和感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看来,这就是他们的‘巢穴’了。
一种试图融入却又格格不入的挣扎感。”
)
他绝对想象不到,就在短短几个月前,所谓的光科技还只是缩在厂区某个更偏僻角落、紧挨着公共厕所的一个更小、更破旧、夏天闷热冬天漏风的工作室里。
那里空间逼仄,空气中常年混杂着焊锡和若有若无的异味,他们就是靠着几台淘换来的简陋设备和一群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血,偷偷组装着那些贴着“otoro1a”
擦边球标签的山寨机。
淘宝网上曾经热卖一时、引得摩托罗拉总部关注的“摩托能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