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象牙塔里的微光(2 / 3)
p>
最关键的是ito(氧化铟锡)导电涂层的沉积工艺!
我们改造了一台二手的小型溅射镀膜机,调整气体比例、功率、基板温度,试了上百种参数组合!”
欧阳谦接过话头,语气则严谨得多:“重点是触摸屏的线性度和耐久性。
四线电阻屏的痛点在于压力均匀性和长时间使用的漂移问题。
我们尝试了不同的微球间隔材料(spacerdot)的分布密度和直径,优化了上下电极的蚀刻图案设计,试图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性能。”
欧阳旭在一旁补充道:“你砸了这么多钱进来,理论上是有些突破,摸索出了一些能降低成本的土办法,但是…”
他指了指示波器上那跳动的、充满噪音的信号:“离稳定、可靠、可量产,还差得远。
性能极其不稳定,良品率…嗯,目前我们成功的这几片,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明朗的心脏砰砰直跳。
他走到夹具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片连接着导线的玻璃片。
它看起来确实很粗糙,边缘甚至有些毛糙,透过它看后面的海报,色彩有些微失真,清晰度也一般。
但是!
这是真正从零开始、自主尝试的产物!
它蕴含的价值,不在于它现在有多好,而在于它代表了一种可能性!
一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可能性!
欧阳旭眼巴巴地看着明朗:“小明哥,你说…我们这东西,有戏吗?真的会有人需要吗?”
明朗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如果,我继续你们提供资金,足够你们升级部分关键设备、购买更优质的原材料进行试验;如果,我给你们提供一个明确的产品需求和性能指标(即使不高);如果,我派两个有经验的工程师过来,协助你们解决一些工程化和测试的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兄弟二人:“你们能不能,在一个月内,给我搞出一个基本稳定、能量产(哪怕初期良品率只有3o、5o)、成本控制在…嗯,进口屏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24寸电阻触摸屏解决方案?”
地下室里再次安静下来。
只有示波器上跳动的波形还在出轻微的蜂鸣。
欧阳谦和欧阳旭的呼吸明显变得粗重起来,眼睛瞪得溜圆,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极度兴奋的神情。
“一…一个月?量产?”
欧阳旭的声音都在抖。
“不是实验室完美品,是‘能用’的工业品。”
明朗强调:“允许有瑕疵,但必须基本功能稳定,能扛得住产线上的安装和日常使用。
我们要的是度和时间窗口!”
欧阳谦猛地吸了一口气,看向自己的弟弟,最后目光坚定地回望明朗:“小明哥,如果你敢赌,我们就敢拼!
我们有理论基础,有失败的经验,现在又有资源和支持!
一个月…不睡觉也要把它搞出来!”
明朗笑了,一种久违的、充满希望的笑容。
他知道,他这次来对了。
摩托罗拉拥有顶级的供应链和成熟的技术,但他们绝不会想到,在江州大学这个昏暗的地下室里,有一群被理想和偏执驱动的年轻人,正在用最原始、最艰苦的方式,试图撬动他们技术壁垒的根基。
光科技可能暂时造不出摩托罗拉那样完美的屏幕,但或许,它能和这些象牙塔里的“疯子”
一起,造出一把足够锋利、足够便宜的“矛”
。
这把矛,或许粗糙,或许笨拙,但足以在那个特定的时间点,刺穿傲慢巨人的铠甲。
离开创客联盟时,明朗的心情依旧沉重,但脚步却轻快了许多。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