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改革方案(1 / 3)

加入书签

黄万春一出现,立刻被几位部门负责人围住,显然还有紧急事务需要处理。

明朗知趣地放缓脚步,与黄书记保持一定距离。

刘秘书走过来,低声道:“明总,我已经记下了您的事情,今天下午就会帮您安排相关部门的见面。”

“麻烦你了,刘秘书。”

明朗感激地说。

“应该的。”

刘秘书微笑道:“说实话,玻璃器皿厂的问题困扰市里很久了,如果真能找到解决方案,那真是帮了大忙。”

走向会议室的路上,明朗心中既感到压力,也充满动力。

他没想到黄书记会如此开放地接受他的建议,更没想到自己可能会成为解决这个难题的关键人物。

市委大会议室庄重肃穆,红色地毯、深色木质桌椅、正面悬挂的国徽,处处体现着这里的权威性。

与会人员已经基本到齐,按照席卡就座。

明朗的位置在中前排,旁边是几位大型国企的负责人。

会议准时开始。

黄万春书记主持会议,市长做年度工作报告。

内容涉及江州市一年来在经济建设、社会展、民生改善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和成就。

明朗虽然认真听着会议内容,但心思不时飘向玻璃器皿厂的问题。

他在心中已经开始构思接下来的行动计划:需要组建一个专业团队进行尽职调查,包括财务、法律、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

需要与银行初步接触,了解他们对债务处理的底线;

还需要与玻璃器皿厂的职工代表见面,听取他们的想法和诉求

会议进行到中途,黄万春书记在讲话中意外地提到了玻璃器皿厂的问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仍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玻璃器皿厂的改制问题,已经拖了八年,不能再无限期拖下去了。

新的一年,我们要敢于碰硬,勇于创新,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明朗注意到,当黄书记提到玻璃器皿厂时,会场中有几个人的表情明显变化。

一位头花白的老同志微微摇头,一位中年干部则面露难色。

显然,这个问题在江州市的干部队伍中也有不同看法。

会议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结束时,已是中午。

与会人员陆续离开会议室,不少人围着市领导继续交流。

明朗正准备离开,刘秘书走过来低声道:“明总,已经安排了今天下午三点在市国资委小会议室与相关部门见面。

黄书记特意嘱咐,这次见面低调进行,暂时不向媒体透露。”

“明白,谢谢。”

明朗点头道。

离开市委大楼,明朗走向自己的红色奇瑞qq。

阳光正好,洒在车上,映出一种温暖的光泽。

明朗坐进车里,却没有立即动。

他需要整理思绪,为下午的会议做准备。

下午三点,市国资委小会议室内,相关部门负责人准时到场。

国资委主任李建国、人社局副局长李伟、银监局分局局长李斌,巧合的是三位都姓李。

明朗提前五分钟到达,与各位负责人寒暄后会议开始。

李建国主任先言:“明总,黄书记已经大致跟我们介绍了您的想法。

说实话,很新颖,也很大胆。

我们各部门先听听您的具体思路。”

明朗将上午与黄书记汇报的内容更加详细地阐述了一遍,并补充了一些具体数据和实施步骤。

他讲得很认真,各部门负责人听得也很专注。

当明朗讲完后,会议室有一瞬间的沉默。

随后,银监局的李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