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电话与试探(1 / 2)

加入书签

明朗深吸了一口气,拿着那份清单,走到了厂房外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

他需要立刻确认这个想法的可行性,而关键,就在于说服陈志远。

他掏出手机,在通讯录里找到了“陈志远博士”

的名字,略一沉吟,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响了几声后被接通,那边传来陈志远温和但略带一丝疲惫的声音,背景音里似乎还有轻微的仪器运行声:“喂,明总?您好。”

“陈工,没打扰你实验吧?”

明朗语气轻松地寒暄道。

“没有没有,刚做完一组数据记录,正在整理。

明总您有什么指示?”

陈志远的回答保持着知识分子的礼貌。

“指示谈不上,是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

明朗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而非命令:“我记得你上次带我参观研中心时,提到过中心的高温炉和应力检测设备利用率暂时还不是很高,对吧?”

“是的,明总。”

陈志远的声音里多了一丝警惕,显然不明白明朗为何突然关心起设备利用率来:“一些核心的合成与表征设备使用频率较高,但像您说的那几台,目前主要是配合主项目进行一些辅助性测试和验证,确实还有空闲机时。

您问这个是……?”

明朗知道绕弯子没用,直接切入主题:“陈工,是这样的。

我在玻璃器皿厂这边,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是关于化学钢化玻璃的,主要是为未来的电子产品屏幕做准备。”

他简明扼要地将赵学义的研究方向、巨大潜力以及目前面临的设备和场地困境说了一遍,尤其强调了时间紧迫性和巨额设备采购的困难。

然后,他抛出了核心提议:

“所以,我就在想,能不能让这个项目,暂时借用到你们研中心的场地和设备进行前期攻关?你看,你们那边设备是现成的,环境也好,而且两个项目虽然应用方向不同,但底层技术有很多相通之处,都是涉及材料改性、离子交换、表面处理这些。

让这位赵工过去,不仅可以立刻启动研,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说不定,你们两位专家还能有机会交流一下,碰撞出一些新的火花。”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明朗甚至可以想象出陈志远此刻正推着他的金丝眼镜,眉头微蹙,快思考着利弊得失。

几秒钟后,陈志远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比刚才更加谨慎,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明总,我理解您的想法,从资源利用最大化的角度,这确实是一个很高效的方案。

但是……”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研中心目前虽然有些设备有空闲,但我们的主项目也正处于关键阶段,后续可能会频繁用到所有设备。

而且,您知道的,化学实验对环境、操作规范要求极高,不同项目之间很容易产生交叉污染或者设备使用冲突。

另外,那位赵工……他的项目毕竟和我们化工集团的主流方向差异较大,贸然引入,我怕会打乱中心现有的研节奏和管理体系。”

陈志远的反对在意料之中,他的理由也合情合理。

科研工作者对自己的实验环境和节奏有着近乎偏执的守护欲。

明朗没有试图强行说服,而是换了一个角度,语气更加诚恳:“陈工,你的顾虑我非常理解,也完全尊重。

研中心的稳定性和你的主导权是第一位的。

我绝不是要强行塞人进去干扰你的工作。”

他话锋一转:“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不一定非要让赵工的项目‘并入’你的研中心,可以看作是一种‘项目合作’或者‘资源短期借用’。

我们可以制定非常详细的设备使用时间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