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精密的钢铁协奏(1 / 2)
设备安装与生产线调试的重担,毫无悬念地落在了欧阳兄弟和钱胖子肩上。
这是一场需要极高技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和强大后勤保障能力的硬仗。
欧阳谦和欧阳旭无疑是这场战役的技术核心。
兄弟二人分工明确,默契无间。
欧阳谦主要负责工艺整合与软件调试。
他就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大脑,需要对整条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了如指掌,确定每一台设备的摆放位置、相互之间的衔接距离、物料传输的路径,以及最关键的水、电、气(压缩空气、氮气等)、排风管线的接口规划和需求计算。
他整天抱着笔记本电脑,上面运行着复杂的cad布局图和设备参数表,不时与钱胖子带来的施工队沟通,在地面上用粉笔画下一个个标记,确认桥架、管路的走向。
“这里的压缩空气管道压力必须稳定在o7兆帕以上,而且需要三级过滤,确保无油无水无尘!”
欧阳谦指着图纸上一个节点,语气不容置疑:“光刻机对震动敏感,这个区域的地基需要做二次加固和减震处理,设备就位前必须完成。”
而欧阳旭则更像一位冲锋在前的尖兵,带领着几名从江州大学机电系高薪招募的实习生,直接扑在了设备本身。
他们需要开箱、检查、清洁、安装、接线、上电进行初步自检。
欧阳旭对精密设备有着一种近乎天生的亲和力,他能敏锐地察觉到螺丝拧紧的扭矩是否合适,导轨运行是否有微不可查的异响,真空泵工作的声音是否纯正。
那五台二手光刻机是他的重点关照对象。
“镜头组要重新校准……”
欧阳旭趴在一台光刻机的顶部,打开维护盖板,一边用内六角扳手小心调整,一边对下面的实习生讲解……
“二手设备经过长途运输,光学平台可能产生微米级的偏移,这直接影响到曝光精度。
我们必须参照手册,用标准光栅进行反复校准,直到误差小于设计要求。”
他的工作服上常常沾着油污,双手却稳如磐石,眼神专注得像在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
调试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台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就出现了真空度不达标的问题,欧阳旭带着人连续排查了十几个小时,最终在一个极其隐蔽的密封圈处找到了裂痕,更换后问题迎刃而解。
钱胖子则是这个技术团队最强大的后盾和润滑剂。
他的角色不可或缺,既是后勤部长,也是施工监理,更是气氛调节剂。
他凭借着在江州本地深厚的人脉和“脸皮厚”
的特点,为这条生产线的组建扫清了无数障碍。
“鹏飞哥!
我胖子!
厂子里急要的那批特规电缆到了没有?什么?物流车堵在路上了?你告诉我司机在哪,我亲自开车去接应!”
“王工,你们这通风管道焊接得不行啊,你看这缝,这以后都是要通洁净空气的,漏了风进了尘,我们几百万的设备就废了!
拆了,按欧阳工的要求,重新焊!”
“兄弟们,夜宵到了!
热乎乎的羊肉汤和烧饼,大家歇口气,吃完再干!”
他庞大的身躯在车间里灵活地穿梭,嗓门洪亮,执行力极强。
欧阳兄弟提出的任何物料需求,他总能想方设法在最短时间内搞到;
施工中遇到的任何协调难题,他都能插科打诨又雷厉风行地解决。
他用他的方式,确保了技术团队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设备本身。
明朗害怕耽误手机屏幕生产进度,他特意安排高艺文过来顶替胖子搞后勤。
在高艺文暂时丢下了火热的手机线上销售业务,将主要精力投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