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7章 江澜之梦(1 / 2)
送走了周明华,厂区似乎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只余下车间的机器轰鸣在夜色中显得愈清晰。
这轰鸣声,如今听在耳中,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充满希望的脉搏。
四人回到厂长办公室,窗外,嘉陵江在渐浓的暮色中宛如一条墨色的缎带,对岸已有零星灯火亮起,与天空中尚未完全褪去的霞光交相辉映。
玻璃厂窗口透出的光亮,碎金般洒在江面上,随波浮动,粼粼闪烁。
办公室内,气氛与刚才签署合同时的凝重截然不同,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和轻松在空气中流淌。
王长林和刘美丽虽然依旧觉得肩上沉甸甸的,但脸上都带着一种焕然的光彩。
尤其是王长林,感觉脊梁骨都比以往挺直了几分。
许晚晴走到窗边,与明朗并肩而立,望着江景,她白皙的脸颊上也泛起一层兴奋的红晕,眼眸亮晶晶的,如同映入了江上的波光。
她深吸一口气,率先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和小女人的雀跃:
“小明,钱明天就到账了!
两千七百万!
我刚刚脑子里盘算了一下……”
她转过身,面向明朗,语气变得认真而富有规划性:“我们现在这条生产线,虽然打通了,但产能毕竟有限。
如果能再引进一条同等规格,甚至更先进一些的tft屏幕生产线,这笔钱差不多刚刚好!
产能翻倍,我们就能接更多的订单,不光能满足光科技,还能开拓其他客户!
这样规模效应就出来了,成本也能进一步摊薄!”
她的思路清晰,逻辑严谨,完全是立足于现有业务做大做强的正统商业思维。
王长林闻言,立刻咂了咂嘴,脸上堆满了深以为然的笑容,连忙附和道:“许总说得对啊!
明总,这真是个好主意!
咱们现在这条线,工人们刚熟悉起来,要是再有一条新线,既能扩大生产,也能让老师们(指欧阳兄弟)有机会带出更多的技术骨干!
咱们厂,那可就真成了江州市高新技术的头一块牌子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两条生产线同时轰鸣,产品源源不断运出的壮观场景,那种老国企对于“规模”
的迷恋,在此刻显露无遗。
刘美丽虽然对技术不懂,但也跟着用力点头,小声道:“是啊明总,许总这想法稳妥。
钱生钱,才是最划算的。”
作为财务人员,她本能地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到能直接产生利润的主业中。
然而,明朗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奔流不息的江水,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并没有立刻回应。
窗玻璃上,模糊地映出他年轻却异常沉静的脸庞。
许晚晴的提议,王长林和刘美丽的附和,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但他脑海中所思所想的,却是另一番更为广阔、也更为汹涌的产业浪潮。
他太清楚了,来自后世的记忆如同一个精准的导航仪。
tft屏幕,尤其是他们目前所生产的这种用于功能手机的屏幕,其黄金生命周期其实非常短暂。
就在明年,2oo7年,那颗注定要改变世界的“苹果”
就将落下,iphone的横空出世,将不仅仅是布一款产品,而是宣告一个时代的更迭——智能机时代和多点触控电容屏将成为绝对的主流。
现在盲目扩张这条即将面临技术淘汰的tft生产线,无异于将宝贵的资金投入一个即将褪色的黄昏产业。
他明朗,怎么可能去做这种傻不拉叽、只看眼前利益的蠢事?
等到三人都表达完意见,满怀期待地看着他时,明朗才缓缓转过身,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许晚晴那双充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