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智斗阿史那 轻语拆奸计(2 / 3)

加入书签

/p>

武皇佯装剧烈咳嗽的间隙,海宝儿已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密函残片,在阿史那错骇然的注视下展开:“这是我们截获的情报,与你方才所言不谋而合。”他突然逼近阶下,阿史那错便看到了少年眼中翻涌的寒芒,“你以为我们急于问供?不过是想给赤山可汗一个处置叛党的借口罢了。”

“不,不可能!”阿史那错踉跄着后退,撞翻身后的青铜灯台,“你们没有证据!”

“证据?”海宝儿抬手击掌,殿外涌入数名典签卫,手中托着沾血的弩箭、刻有赤山图腾的玉佩,还有半张烧焦的通关文牒,“鸿胪寺查获的兵器、崔伯渊的遗物,以及你兄长昨夜派人接应的密报——”他故意停顿,看着阿史那错面如死灰的模样,“哦对了,你兄长此刻应该正在玉门关外等你,只是他不知道,接应的队伍早已换成了赤山朝廷的铁骑。”

阿史那错“扑通”跪地,他终于明白所谓“驱逐”不过是精心设计的陷阱。海宝儿始终没问他半个字,却让他在愤怒中自毁防线。

当典签卫上前拖拽时,他听见海宝儿对着武皇轻声说:“陛下,猎物挣扎得越厉害,陷得就越深,好戏正式开场!”

这句话硬似钢针,直直刺进他最后的尊严。

而且这场博弈,看似以驱逐收场,实则已在赤山国内埋下了内乱的种子。待阿史那错归国,等待他的不仅是可汗的怒火,还有渔阳焘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

暮色渐浓,承露楼外传来马蹄声。海宝儿望着阿史那错远去的背影,不禁陷入了沉思。

从?悄然趋步上前,袖中滑出一封密函,恭敬呈递于武皇案前。武皇展开密函,目光扫过字迹,刹那间,眉峰微蹙,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澜。

然而,这位久经朝堂风云的帝王,转瞬便敛去神色,眸中重归平静无波。他以拳抵唇,又轻咳数声,成功打断海宝儿的沉思:“海卿,方才朕这装病伎俩,可还入得了眼?”

海宝儿未答,武皇唇角又勾起意味深长的笑意,“今夜你便留宿华林园吧。待明日破晓,且看这京城暗处,究竟还蛰伏着多少跳梁小丑,妄想搅弄风云。”

“臣遵旨。”海宝儿再次行礼,转身时,华林园的晚风裹挟着夜色扑面而来。这场暗流涌动的较量,终究还未画上句点。

与此同时,京城外的官道上,武承涣躲在暗处望着阿史那错远去的囚车,脸上的表情有些耐人寻味。他轻轻摩挲着袖中暗藏的令符,转身消失在官道旁的密林里。

半个时辰后,一座隐秘的庄院内灯火通明。武承涣戴着红纹兽首的面具,大步走进议事厅。厅内二十余道身影墨影凝立,闻声齐刷刷起身,衣袂带起的风声都透着肃杀。

为首的正是武承涣的心腹谋士陆昭。此人心藏韬略,腹隐机谋,多年来如臂使指,助武承涣屡破危局,堪称帷幄之中的定海神针。

相较之下,浓眉虬髯的崔伯渊虽同样位列谋士,却不过是武承涣布于明处的棋子。那看似刚猛的眉眼间,藏着几分刻意雕琢的锋芒,虽有寒光,却难入真正的权柄核心。

“主上,一切都已准备就绪。”陆昭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说道,“我们安插在禁军中的人会趁换防间隙解决掉所有障碍,届时三百死士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雾隐山地道直入华林园。”

武承涣微微点头,面具下的双眸中闪过显而易见的狠厉:“很好,成败在此一举!海宝儿那个小子确实有些手段,不过这次我倒要看看,他能不能挡得住我的计划。记住,务必生擒海宝儿,‘救出’武皇!”

从“父皇”到“武皇”,这二字称呼的转换,于武承涣而言,不只是称谓的更迭,更是他不得不放下皇子尊荣,直面并接纳自己沦为草芥之身的开端。

“主上放心,我们已经在宫中布下了天罗地网。”陆昭展开一张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