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他怎么敢的?!(1 / 3)
不知过了多久,久到连精舍角落那尊鎏金仙鹤香炉中袅袅升腾的青烟轨迹都仿佛凝固了。
陈恪跪伏在地毯上,纹丝不动,呼吸平稳,唯有额角抵着厚绒地毯处传来的细微冰凉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暖笼里的炭火偶尔“噼啪”轻响,在凝滞的空气里格外清晰。
终于,御座之上,那捻动玉圭的手指微微一顿,随即传来一声仿佛刚被惊扰的轻“咦”。
“哦?”嘉靖帝缓缓抬起头,目光终于从那些青词笺纸上移开,落在阶下跪着的身影上,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意外”和“恍然”,“陈卿?你何时到的?朕批阅这些烦冗词章,竟是未曾察觉。”
陈恪心下吐槽,老道士,你装,你接着装,我这么大个人进来,黄锦还那么大声通禀,你能不知道?
他心中腹诽,面上却瞬间切换出十二万分的恭谨与恰到好处的“关切”。
抬起头,目光落在嘉靖膝上那些散落的青词笺纸上,声音带着一丝低沉而真挚的痛惜:“回陛下,臣刚到不久。见陛下劳神伤身,伏案批阅奏疏,勤政忧国之心,天地可鉴!臣……看在眼中,痛在心里!实不忍打断陛下操劳国事之圣心,故静候于此,唯恐扰了陛下运筹帷幄。”
他这话说得情真意切,而嘉靖帝脸上那点装出来的“意外”瞬间僵了一下。
批阅奏疏?他膝上摊着的分明是翰林院才子们精心炮制的青词!
虽也是“章”,但青词是给天上神仙看的,奏疏是处理人间政务的,两者岂能混为一谈?
陈恪这“马屁”,拍得可谓刁钻无比——既点破了他刚才看的不是正经国事。
又暗讽他“勤政”之名下实则看的是这些玄虚玩意儿。
嘉靖帝只觉得脸颊微微有些发烫,像是被无形的针尖轻轻刺了一下。
他掩饰性地轻咳一声,迅速将那几页青词随手拢起,仿佛它们真是什么烦冗的奏章似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被强行压下的威严:“嗯,国家大事,朕自然不敢荒废。只是这些词章……有些意思。”
他顿了顿,将一旁的几页笺纸往前一递,目光锐利地看向陈恪:“陈卿青词一道造诣极深,眼光独到,不妨替朕看看,这是陈谨——就是你那位状元郎门生,今日所呈。朕瞧着……似乎与你往日所教,颇有不同?”
陈恪心中微凛,面上恭敬应道:“臣遵旨。”他起身趋前几步,双手接过那几页还带着御前暖意的笺纸。
目光扫过,陈恪的心猛地一沉!
笔迹确实是陈谨的,清隽工整,章法严谨。
然而内容……第一份还中规中矩,完全是陈恪当初传授给他的模板,辞藻华丽,玄之又玄,充斥着“紫府”、“丹元”、“上清”之类的套话,空泛无物,但也绝无错漏。
但后面几份,一份比一份不对劲!
第二份开始,在那些华美的神仙意象和祈福颂圣的辞藻缝隙里,开始夹带私货。
隐晦地提及“民生多艰”、“边塞风霜”,虽未明指朝政,但那忧患之意已呼之欲出。
第三份更甚!竟在祈求“皇图永固”的段落里,暗藏了“水旱相侵,恐伤黎元根本”、“奢靡过甚,或损仙家清德”这等近乎规劝的语句!
“这……这陈谨!他怎么敢的?!”陈恪心中瞬间掀起惊涛骇浪!
借青词规劝帝王?这简直是提着脑袋在刀尖上跳舞!
青词是沟通天神的圣物,不是谏书!陈谨此举,往轻了说是逾矩,往重了说就是大不敬!是把规谏之言伪装成神意,其心可诛!
嘉靖帝将陈恪脸上瞬间闪过的震惊、错愕、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尽收眼底。
他不动声色,只是端起案头的温茶,轻轻呷了一口,那动作轻描淡写,却仿佛有千钧之重压在了陈恪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