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神机火药局中(1 / 2)

加入书签

火药局内,青砖铺就的广场上早已列队站满了人。

冬日的阳光穿过高耸的屋檐,在青石板上投下锯齿状的阴影,将人群切割成明暗交错的方块。

陈恪的皂靴踏过积雪未消的石板,出细微的咯吱声。

这声响在寂静的广场上格外清晰,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众人紧绷的神经上。

高台前的红毯略显陈旧,边缘处还沾着未扫净的雪粒。

陈恪迈步而上时,绯色蟒袍的下摆扫过毯面,金线刺绣的蟒纹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

&0t;参见伯爷!

&0t;

数百人的齐声问安如同闷雷炸响,震得檐角冰凌簌簌落下。

陈恪在台中央站定。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微表情解析》自动翻开:【当众人目光聚焦时,请记住——最细微的表情变化都会被无限放大】。

前排工匠粗糙的手掌紧贴裤缝,冻得红的指节微微颤抖。

他们中不少人是从王恭厂调来的老匠户,此刻这些浑浊的眼睛里,却闪烁着罕见的期待——这位年轻的伯爷曾许诺,新局成立后匠户月钱翻倍,子弟可入官学。

陈恪的目光扫过这些面孔。

&0t;穿越者守则第三百一十一条:&0t;陈恪在心中默念,&0t;当你面对基层工作者时,请记住——他们眼中的期待,是你最不能辜负的东西。

&0t;

右侧的文吏队列中,几个绿袍小官正在交换眼神。

他们捧着账册的手冻得青,却仍保持着恭敬的姿势。

这些人在工部熬了半辈子,好不容易才争到这个新衙门的差事。

此刻望向陈恪的眼神中,三分敬畏里藏着七分算计——谁不知道靖海伯圣眷正隆?若能攀上这棵大树

陈恪嘴角微扬。

这些小吏的心思他太清楚了,但他没有理由说透。

陈恪的视线越过人群,落在最后一排那些身着官袍的官员身上。

高拱举荐的十二名实干派站得笔直,像一排青松插在雪地里。

最年长的兵部主事吴兑已年过五旬,花白胡须上结着冰碴;最年轻的户部照磨赵士祯不过三十出头,腰间却挂着个古怪的铜制仪器——那是他自制的测距仪。

这些人的目光最为复杂。

他们钦佩陈恪在朝堂上的手腕,却怀疑这位靠青词得宠的年轻权贵是否真懂实务。

尤其当陈恪提出&0t;流水线生产标准化作业&0t;这些闻所未闻的概念时,他们眼中的疑虑几乎要化为实质。

&0t;都听说过我吗?&0t;

陈恪的声音不大,却让前排几个年轻工匠不自觉地绷直了脊背。

他目光如刀,刮过每一张或期待、或敬畏、或狐疑的面孔。

台下响起一片窸窸窣窣的应和声。

一个胆大的年轻工匠甚至脱口而出:&0t;靖海伯的大名,京城谁人不知!

&0t;

陈恪突然大笑着随意地蹲下身,这个毫无架子的动作让紧绷的气氛顿时松缓了几分。

知乎收藏夹《明代官场心理学》自动翻开:【当上位者主动降低姿态时,通常能迅拉近与下级的距离】。

&0t;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陈恪就是我了。

&0t;

他指尖随意一点,正对着前排一个须花白的老匠人:&0t;你之前在哪做工?&0t;

老工匠呆若木鸡,直到身旁人推了他一把才如梦初醒。

他颤巍巍地跪下,额头几乎触地:&0t;回、回伯爷的话,小老儿之前在王恭厂做工&0t;

&0t;工钱几何啊?&0t;陈恪追问,语气轻松得像在闲聊。

老工匠的背脊更弯了,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