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章 制衡(2 / 3)

加入书签

p>站在稍后位置的陈恪,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一切与己无关。

徐阶的笑容微微僵硬了一瞬。

高拱为人刚直,锐意进取,本就与徐阶渐进保守的政见多有不睦,只是往日因同属“清流”

,共抗严党,才勉强合作。

如今陛下亲手将一顶“帝师功”

的光环戴在他头上,无疑极大地刺激了高拱的声望与野心。

退朝后,高拱与陈恪同行出宫,终究意难平,压低声音对陈恪道:“子恒,你瞧见了?陛下这是……唉!

徐华亭那人,表面仁厚,实则处处掣肘!

昨日我兵部议及整饬九边废弛卫所之事,所需钱粮,到了他那里,便又是‘兹事体大,需从长计议’,一句‘国库虽暂丰,然百业待兴’,便轻轻巧巧搁置了!

心中何尝真有社稷民生?”

陈恪默然片刻,只道:“高公,路还长。”

他知道,陛下要的,就是高拱这股对徐阶的不满和离心。

第三步棋,则落在了那位一直隐在徐阶羽翼之下、却始终渴望一展抱负的兵部左侍郎张居正身上。

嘉靖帝竟主动在一次召见中,提及了张居正多年前便曾上疏谏言、却始终被搁置的《考成法》。

“张卿昔日所奏《考成法》,朕近日偶翻旧疏,觉其言甚切时弊。

官吏考课,确需严核名实,汰黜冗滥,方能提振纲纪。”

嘉靖帝语气平淡,仿佛只是随口一提,“如今两京一十三省,官员奏报,多有敷衍塞责之事。

朕意,或可择一两处试行,观其后效。

张卿可愿为朕分忧,赴地方督行此事?”

张居正闻言,心跳骤然加。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机会!

跳出京官冗繁的文书往来和人事倾轧,真正去地方推行自己的政见,做出实实在在的功业!

他几乎是立刻躬身应道:“臣万死不辞!

定当竭尽全力,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他没有看到,身旁徐阶那瞬间微蹙的眉头。

《考成法》一旦推行,必将触动无数官员的既得利益,阻力巨大。

陛下此举,看似重用,实则将张居正推到了风口浪尖,成败难料。

而成败之间,张居正与需要维系朝堂平衡、不愿轻易触动庞大官僚集团的徐阶之间,那本就因理念差异而存在的裂痕,必将进一步扩大。

更重要的是,陛下给了张居正一个“像陈恪那样”

建功立业的机会。

这份诱惑,对于心怀大志的张居正而言,是难以抗拒的。

徐阶身边,最能干、最有潜力的三位干将——赵贞吉、高拱、张居正,已在嘉靖帝轻描淡写的几步棋局中,或主动或被动地,与他们的“恩师”

渐行渐远。

精舍内,嘉靖帝斜倚在云床引枕上,听着黄锦低声禀报着朝堂近日的细微动向。

赵贞吉又在户部驳回了内阁一份关于增加江南织造拨款的票拟,理由冠冕堂皇。

高拱在兵部值房,又与徐阶派去的郎中生了争执,气氛颇不愉快。

张居正已选定湖广为站,正意气风地筹备离京事宜。

嘉靖帝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冰冷的弧度。

他并未动用任何雷霆手段,甚至没有一句明确的指责。

他只是轻轻拨动了棋盘上的几颗棋子,给予了他们各自最想要的东西——赵贞吉的权势尊荣,高拱的声望认可,张居正的实践抱负。

人性的弱点,对权力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便是最有效的催化剂。

它们自己便会酵,便会滋生隔阂与离心。

“陛下,靖海伯陈恪递了牌子请见,似乎……又是为开海之事。”

黄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