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鱼饵(2 / 3)
”的尖锐交锋从未发生过。
然而,在这片祥和热烈的表象之下,却是各自心绪翻涌,算计深沉。
宴席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方才在一片“恭送伯爷”、“伯爷慢走”的声中结束。
陈恪率先离去,留下一众商贾,脸上的热情笑容几乎在瞬间便冷却下来,变得凝重而复杂。
无需招呼,那些真正掌握着江南商业命脉的巨擘们,极有默契地彼此对视一眼,便三三两两,悄然离席,并未返回各自下榻之处,而是如同溪流归海般,汇聚到了城中李家园邸那间最为隐秘、守卫森严的书房内。
书房门重重合上,隔绝了外界所有声息。
方才宴席上的欢声笑语、恭维客套,此刻被一种沉重而压抑的寂静所取代。
仆人早已被屏退,唯有几位核心的家主或全权代表默然落座,空气中弥漫着上好的沉香气息,却压不住那份无形的紧张。
李家家主,那位清癯老者,目光缓缓扫过在场诸人,声音低沉,打破了沉默:“诸位,都说说吧。今日观感如何?”
短暂的寂静后,一位经营绸缎起家、如今产业遍布苏松的巨贾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惯有的审慎与疑虑:“陈伯爷所图甚大,手腕更是了得。那新港蓝图,那改进舰船,确实……诱人。若真能建成,无疑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但是……”
他话锋一转,眼中精光闪烁:“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能建成’的基础上!筑港、造船、练水师、肃清海道……哪一样不是吞金的巨兽?需要投入多少银钱?耗费多少时日?这其中变数何其之多!”
“他如今画下这天大的饼,看似慷慨,要以港区土地换我等认购船引仓单,实则是空手套白狼,要我等先拿出真金白银,去填他那无底洞般的开销!诸位,这风险,难道要我江南商帮一力承担不成?”
这话立刻引起了多数人的共鸣。
另一位盐商代表捻着腕上的佛珠,慢悠悠地补充道:“正是此理。况且,即便港成了,船有了,这海贸的利,当真就能如他所说,尽入我等囊中?市舶司直辖商市,土地只租不售,这分明是要将最肥的肉牢牢攥在朝廷手里!日后税率几何?吏治能否真如他所言那般清明?会不会又变成另一个盘剥我等的新衙门?这些都是未知之数!”
“更别提……”一个声音阴恻恻地响起,来自那位与闽浙海商关系密切的代表,“他还要组建水师,巡弋海疆,靖清海波……哼,说得冠冕堂皇!这‘靖清’,靖的是谁?恐怕不只是倭寇海盗吧?日后这海上,怕是他说了算!我等船队出入,皆要受其钳制,这哪里是开海通商?分明是请来个海上阎王,管束得比以前更死!”
悲观与警惕的情绪迅速蔓延。
这些大家族,凭借多年经营,早已构建起盘根错节的走私网络,与地方卫所、豪强、乃至倭寇势力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了一种虽风险不小却利润惊人、且相对“自主”的灰色秩序。
陈恪这套官方主导、规则清晰、武力保障的新体系,无疑是对他们现有利益格局和生存方式的巨大冲击和挑战。
他们宁愿维持现状,在灰色的海域里冒险搏取暴利,也不愿被纳入一个看似光明正大、实则可能受制于人的新框架内,即便那个框架承诺了更低的“理论风险”和更广阔的“理论前景”。
“李公,”有人看向主位的李家家主,“您的意思呢?”
李家家主沉吟良久,缓缓道:“陈子恒,非等闲之辈。其志不在小,其手腕更是凌厉。观其今日所为,先以宏图诱之,再以实利动之,最后抛出那‘认购换地’之策,步步为营,算计精深。我等若全然抗拒,恐非良策,一来拂逆圣意与伯爷颜面,二来……也难保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冰冷而坚定:“然,若让我等倾尽全力,将身家性命押于其未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