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离间(2 / 3)
不必多礼,是本督唐突了。昨日园中匆匆一晤,见周老板气度雍容,便心生结交之念。今日公务稍暇,想起周老板府上惠泉名品,一时口舌生津,便不请自来了,还望勿怪。”
这番话说得极其客气,甚至带着几分文人雅士间的随意与亲近,全然不似大权在握的伯爷对一介商贾的口吻。
周澄更是惶恐,连声道:“伯爷折煞小民了!伯爷肯赏光,是小民天大的福分!快,快请正堂用茶!快去将去年积的雪水取来,烹那罐最好的雀舌!”他一边躬身引路,一边急声吩咐着身后手足无措的管家仆役。
进入装饰雅致、却不失商贾之家精工细作气息的正堂,分宾主落座。
陈恪果真绝口不提半句开海、船引、港区之事,只是与周家主品评香茗,赏玩其收藏的几件古玩字画,谈论江南春色,诗词风月,仿佛真是一位偶得清闲、寻友品茗的闲散贵人。
周澄初时还紧绷着神经,小心应对,生怕哪句话答错。
但见陈恪言笑晏晏,话题始终围绕着风雅趣事,也逐渐放松下来,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豪商,言谈间倒也颇能接上几句。
只是心中那团疑惑,却是越聚越大,摸不透这位靖海伯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就在一壶茶将尽,气氛看似融洽之时,陈恪仿佛不经意间提起:“今日来得匆忙,未曾备礼。听闻钱老板府上新得了一幅文徵徵明的《江南春晓图》,不知本督可有眼福,一同鉴赏?”
周澄闻言,立刻心领神会,忙道:“伯爷雅兴!钱兄府上离此不远,若伯爷不弃,小民这便遣人去请钱兄携画过来?或是……我等一同过府叨扰?”
陈恪含笑颔首:“如此甚好,便一同去钱府走走。”
于是,不过片刻,靖海伯的官轿便又移驾到了不远处的钱府。
钱家与周家实力相仿,主营漕运相关货栈及生丝买卖,同样并非顶尖豪门。
钱家主钱蕴见到陈恪与周澄联袂而至,惊得险些打翻了茶盘,忙不迭地将二人迎入府中。
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
陈恪依旧只谈风月,不论政务,欣赏完那幅确属精品的画作后,又顺势留在钱府用了午膳。
席间言笑无忌,气氛热烈。
接下来的三四日,情形几乎如出一辙。
陈恪或是“偶遇”周、钱二位家主于某处茶楼,便邀其同游;或是径直上门,赏画品茗;甚至有一日,竟邀二人同乘画舫,共游了一段山塘河,于舟中听曲饮酒,极尽风雅之乐。
往来应酬,密集得令人咋舌。
周、钱两家自是全力以赴,竭力应酬,不敢有丝毫差错,心中那份受宠若惊渐渐被一种巨大的不安和疑惑所取代。
伯爷这是为何?
若为开海之事,为何一字不提?
若为拉拢,他们两家实力并非顶尖,何以独独青睐他们?
这突如其来的、不合常理的“圣眷”,让他们在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感到脖颈后丝丝寒意。
仿佛被一条巨龙垂青,不知是福是祸。
他们试图在宴饮间隙,小心翼翼地探问口风,陈恪却总能轻巧地将话题引向风花雪月,或用一句“今日只论私谊,不谈公务”含笑带过。
几次三番下来,周、钱二人更是心中打鼓,
苏州城本就不大,顶尖的商圈更是消息灵通。
靖海伯连日来只与周、钱两家过往甚密、饮宴不断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了各大豪门的耳中。
这一下,可谓是静水投石,激起千层浪。
那些原本打定主意静观其变、抱团取暖的巨贾们,坐不住了。
李府书房内,灯火通明。
李家家主李贽面沉如水,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紫檀木的太师椅扶手,下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