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苏眉已死从此世间只有苏媚(1 / 4)

加入书签

夜色已深,天边那抹残月也躲进了厚厚的云层,只余下几颗孤零零的星子,在墨蓝色的天鹅绒上眨巴着疲惫的眼睛。

青鸾飞舟如一片轻盈的羽毛,悄无声息地滑破夜的最后一层帷幕,稳稳地降落在了镇魔卫昭文州分舵的后院之中。

飞舟舱门开启,一股微凉夜风倒灌进来,让舟内略显沉闷的空气为之一清。

云逍和丹心都默契地没有立刻起身。

唯有琉璃打了个秀气的小哈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小脸上满是“终于到了吗?可以去吃好吃的了吗?”

的期待。

冷锋都尉却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意思,他那张总是板着的冷峻脸庞,眼神也有些飘忽,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段令他刻骨铭心的青葱岁月。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声音沙哑,带着几分追忆往昔的怅惘,那属于稷下书院的风云往事,便如同被打开了闸门的洪水,继续从他口中倾泻而出。

冷锋的声音将云逍和丹心的思绪再次拉回到了故事之中。

“我当时,自然也跟着我父亲,坐在了那专门为各方观礼宾客搭建的彩棚高台之上。

说实话,那时候的我,对什么席大弟子选拔,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一群穿着儒衫的读书人,在台上引经据典,相互诘难。

哪有我们镇魔卫抓妖除魔来得刺激和实在。”

“现在想来,我那时候当真是个愣头青,眼皮子浅得很。”

冷锋自嘲地笑了笑,笑容中却带着一丝苦涩。

“那场选拔,远比我想象中要精彩得多,也残酷得多。”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缓缓叙述起那场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选拔大典。

“那日的闻道山,人山人海,旌旗招展。

不仅仅是稷下书院的数万名弟子,就连青徐州、乃至周边数个州府有头有脸的官员、名士、以及各大修行宗门的代表,都齐聚于此,想要一睹这儒林盛事,顺便也想看看,稷下书院这一代,又将诞生出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来引领未来的儒道风骚。”

“选拔共分三关。

第一关,‘问心路’。

书院后山有一条直通山顶的蜿蜒石阶,共九百九十九级,每一级石阶之上,都铭刻着上古圣贤留下的警世箴言,更布下了针对心性的考验禁制。

唯有心志坚定、道心通明、且对儒家经典有深刻理解者,方能不受迷惑,在规定时间内登顶。”

“我坐在高台上,看着那些平日里一个个自诩‘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书院弟子们,如同下饺子般,前仆后继地踏上那条看似普通的石阶。

结果呢?哼,十有八九,都在半山腰就龇牙咧嘴,汗流浃背,不是被圣贤箴言中蕴含的浩然正气震慑得心神失守,就是被那些针对心性的幻象迷惑得丑态百出。

有的甚至还没走过百级,就哭爹喊娘地滚了下来,简直丢人现眼。”

“而苏眉她却如同闲庭信步一般,不疾不徐,拾级而上。

那些足以让金丹修士都步履维艰的浩然正气威压,在她面前仿佛不存在一般。

那些能勾起人心底最深沉欲望或恐惧的幻象,也丝毫不能动摇她那颗剔透玲珑的道心。

她甚至还有闲心对着高台上的我,俏皮地眨了眨眼睛,露出了一个鼓励的笑容。”

“那一刻,我看着她在无数或羡慕、或嫉妒、或敬畏的目光注视下,一步一步,从容不迫地走向山顶,那袭月白色的身影,在漫山遍野的青葱翠绿映衬下,简直美得不像话。

我当时就觉得,这席大弟子的位置,除了她,不作第二人想。”

“至于齐知远那狗贼”

冷锋的语气再次变得有些不屑,“他仗着他老子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