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女真建金复抗金(2 / 6)
nbsp; 老者摇头:“莫要管他了,没有跟着府尹逃走算他倒霉,现在咱们是要为族人求生的。”
说罢,老者也不再废话,一马当先向北而去。
这里毕竟是益都府腹地,人口稠密的胶莱平原,道路与桥梁设施相对完善,在不惜马力的情况下,不过下午,五人就抵达了曾经的按出虎水三千户……如今的朐水三千户中。
没办法,此时金国依旧处于半部落半封建阶段,而且与辽国将部落与封建分为北院南院不同,金国的部落体制与封建体制是杂处并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户籍名册也相对混乱,尤其是陆续南迁的女真部族,名字突出一个百花齐放随心所欲。
之前按着山水地理来命名的部族,现在依旧按照山水地理来命名。
当然,这也就导致了沿着一条朐水安置的三个猛安,全都唤作朐水猛安,在都元帅府的文册中,以上中下来区分。
蒲速烈所在的猛安,如果按照正式的说法来说,此时应该叫上朐水猛安。
此时的上朐水猛安中也是一副恐慌模样。
原本的按出虎水三千户有一部分被拆分安置在了益都府西侧的淄州,其中不乏有一些是骨肉相连的亲戚。
淄州南侧就是天平军的老家泰安州。
原本泰安州就是穷山恶水,这几年被刮了许多次地皮,即便在去年耿京带走了一大批流民,安置在了沂州,但剩下的百姓也快活不下去了。
在耿京的命令下,泰安州豪强虽然也分发粮食,赈济百姓,但金国的搜刮是一视同仁的,地主家也没余粮,因此,在豪强们的鼓动下,耿京所署的知县都头之类官员亲自上阵,带着百姓到淄州乞食。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