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将军多让岂私情(4 / 7)
的点头,心中却是了然。
杨春此举固然有留些底牌的考量,但更多的还是不知道如何面对刘淮。
这倒不是说杨春做了什么亏心事。而是因为刘淮实在是太年轻了。
即便杨春并不是按照士大夫正常流程升任上来,而是在主管淮西安抚司公事龚涛弃城而走之时被临时提拔上来的权知州事。
然而杨春毕竟是庐州兵马都监,同时还有修武郎的武阶,虽不是什么名臣大将,也终究是立过功勋的老将。
杨春实在拉不下脸来,如梁子初一般对刘淮叩首之后,口称末将。
对于杨春的行为,刘淮确实也有些恼怒。
这也不是说刘淮自大,认为天下英豪皆当俯首于我。而是说现在形势恶劣,正是应当齐心协力,共赴国难的时刻,怎么能因为区区面子问题,就避之不见呢?
而且刘淮北上也不是空着手来的。
不只是虞允文与李显忠两名淮西军政大佬都给了保证,就连淮东的刘锜与叶义问都发了话,刘淮所发出的所有奖惩都由他们们兜底,只要不封出一个王去,他们都会咬牙认下。
于此同时,靖难大军也有节制淮西义军的权力,从这个方面上来讲,已经被打成巢湖水匪的杨春正是在他的指挥之下。
当然,杨春总有一千个不是,一万个不妥,也终究在两淮大溃败之后,依旧没有退缩,而是就地收拢兵马继续抗金。就凭这一点,刘淮也得高看杨春几眼。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杨知州所想,我还是知晓一二的。”刘淮摇头说道:“我在可以做三个保证,一是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