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敌友之间皆叵测(5 / 8)
。”
刘淮豁然开朗。
怪不得张浚这么着急。
张浚不是主动来跟虞允文惹事端,挑动主战派内部矛盾,而是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他再不出手,就只有告老回家一条路可以走了。
虞允文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有名有实,是名正言顺的蜀地士大夫首领,除了资历差一些,各方面都要比张浚优秀太多了。
别忘了,当初就是蜀地砸锅卖铁,提前支取了好几年的赋税,来支持张浚发动富平之战的,结果败成了那副鬼样子。
与临阵指挥巢县之战并且战而胜之的虞允文相比,张浚的含金量太低了。
再这么下去,即便蜀地士大夫再次被大规模启用,也不会有人来追随他张浚了。人事即政治,光杆司令是没有政治前途的。
想到这里,刘淮不由得深深看了张浚的背影一眼。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张浚才是刘淮与虞允文这个政治同盟最大的对手。
在西安门唱名之后,已经过了午时,在张浚与朱夏卿带着鼓吹离开之后,太府寺主簿魏杞则是开始为几名大将与他们的亲兵安排住宿。
这也是应有之义,因为明日就是大朝会,所有人都得参加,如同山东义军这种客军,人生地不熟的,若是到处乱跑内官找不到了就麻烦了。
稍晚些时候,还会有礼部的人来教授礼节,虽然宋朝的朝会氛围比较宽松,却也不是放羊,该有的礼仪也不会少,君前失仪很很有可能就被会纠仪官骂一顿。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