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自古平乱皆不易(3 / 5)

加入书签

度也是相互利用,互相防备的。

    当然,虞允文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政治同盟因利而合,这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股势力之下数百官吏军将、万千百姓的前途命运。

    两淮与山东相辅相成,独自坚持无论哪一方都太难了。

    虞允文见刘淮大有你若是还不动手,老子就要闹出些大事的态度,也只能无奈叹气:“那老夫明日就发动。只不过两淮乱局,该怎么收场?”

    刘淮也沉默了。

    因为被张浚所激发出的民乱,在历史上有个专门的名词。

    农民起义军。

    所谓每个人都有一条退路,那就是上梁山。活不下去的人当然有权力反抗,而且这种正当性不是任何人所赋予的,而是天然而然的。

    对付农民起义军最简单的办法是直接派遣一支靠谱的兵马攻过去。

    人数不用太多,千人即可,到时候直接一鼓作气,就可以轻易杀散这些农民军。

    可这样一来,刘淮不就成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了吗?无论从政治身份还是个人感情,他绝对不会如此去做。

    然而不管更不成!

    现在正是春耕的关键时候,如果真的让民乱闹起来,将那些比较安定的地区裹挟进去,今年两淮就没吃的了。

    而且宋国朝廷也不可能不管,到时候如果派遣邵宏渊、刘宝这种货色去平乱,莫说这次大乱能不能迅速平定,这些宋军一路行军就会将周边糟蹋的不成样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