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南国烽火二十年(4 / 7)
锋的位置。
然而几十年后,当史家整理这个时代的史料之时,却惊讶发现,在这场宋金大战中,宋国的第一次反击并不是吴璘、吴拱、成闵等名臣大将;也不是蓝师稷、徐宗偃等地方守臣;甚至也不是刘淮魏胜等注定要登上另一本史书的北伐军将。
而是在涟水左近的一个不知名的人物。
在淮河北岸的一个小渡口中,曾经协助魏胜三百北伐军渡过淮河的消瘦老者抬头望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俺的名字是啥来着?
说来好笑。
即便是魏胜,也只是唤这消瘦老者叫刘大管而已。
就算他的儿子孙子,也只知道老者的这个名字。
事实上怎么可能呢?
大管是对管事之人的统称,哪有人会给孩子起这个大名呢?
刘大管想了想,终于有些丧气。
他今年多少岁,自己也数不清楚,只记得应该有五十多岁了。这也不奇怪,记不起年岁与名字在这年头不算少见,从小破家灭门的人基本都这样。
而根据自丰亨豫大的靖康年间一直延续到此时的大乱来看,破家灭门的人自然也不少。
此时刘大管只依稀记得家里是江南人士,至于家门是破于方腊作乱,还是破于更早的花石纲,他就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了。
那时候他的年纪还小,浑浑噩噩的跟着家中大人逃难,没有饿死也算是邀天之幸,后来家中失散,他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