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8章 西州长史(3 / 4)
.....”
李世民叹息。
“长安从来不怕异族之音,只怕...”
"只怕驼铃不再响彻玉门关。"
“朕已下旨,高昌故地,设西州都护府。”李世民沉声说道:“长安已经有官员前往西州,管理那片土地,但是那片土地的情况,你们父子最是熟悉,那里的地,那里的百姓,想想他们。”
“鞠文泰,朕是否可以再相信你一回。”李世民目光深沉,紧盯着鞠文泰。
李世民敢将颉利放在草原边境,又怎会没有信心将鞠文泰放在西州?
只要能让西州大治。
鞠文泰跪在地上,额角抵着冰凉的金砖。
"臣..."
“叩谢天可汗!愿为天可汗效死命。”
李世民微微颔首,走下台阶,亲手将鞠文泰扶起来。
“鞠文泰,朕要的不是跪伏的奴仆。”
“那西域三十六国的使臣,他们每个人眼里,都是欲望,是盼望与大唐共荣的欲望。”
“朕要让长安小儿能尝到于阗的葡萄,让扬州绣娘用上疏勒的彩线,让安西老兵听着龟兹琵琶安度晚年!”
“这盛世不该独属中原,该属于所有向往长安的人!”
“即日起,你为西州长史,掌安西都护府印信。"
“务必全力协助,治理西州。”李世民说道:“三日之后,你带着商队和护卫回到西州,朕要见到西州城头飘起大唐丝绸做的旌旗。"
鞠文泰躬身应声。
“臣愿为陛下守西州!让丝路驼铃日夜不绝,让大唐旌旗永耀天山!"
哪怕为一小吏!
安顿好了鞠文泰的去处,李世民回到两仪殿,在内殿看着西州的舆图。
鞠文泰留在长安没有什么用处,让他回西州,协助治理。
至于鞠智盛,留在长安,许一个官职。
他们父子两人精通西域文字,都能用的上。
鞠智盛在长安也不会闲着,就协助长安的官员,整理西域的文书资料,也算是重用。
鞠家世代,未必不能成为大唐在西州的一大助力。
而这个助力,需要在长安好好磨一磨,需要朝廷自行来培养。
房玄龄坐在软垫上,将一些奏章整理好,看着李世民注视舆图的背影。
"鞠文泰熟知高昌故地人情,其子通晓三十六国文字,父子并用,正合分化制衡之道。"
李世民用朱笔在龟兹与于阗之间画了道弧线:"朕要的不是制衡。"
“大唐的文化习俗对他们的浸润远比刀剑更锋利。让鞠智盛去弘文馆,参与编纂《西域风物志》。”
“等事情做成了,算是立下了功劳。”
“鞠文泰就安安心心的在西州做事吧。”
“他儿子在长安,会很有出息。”
李世民心里还是那个想法,西域要掌控,也要治理,既然要治理了,那就需要足够了解西域的人,虽然要用大唐的文化习俗去影响他们,教化他们,但是西域的文化典籍,也要做留存。
若是就此灭绝,倒也可惜,哪怕通译之后,束之高阁,比起彻底断绝,也好的多。
所以,让鞠智盛在长安,负责这一块,一来是给他找点事情做,二来,为大唐的书籍知识府库,存下更多东西。
可以不研究,不关注,甚至是不学。
但是不能没有。
一个地方的文化,文字,书籍,这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李世民想起了泾阳县的书院,书院里有图书馆供学生借阅图书,还有一藏书楼。
当初可是从宫中抄录了不少珍贵典籍。
既然书院都有藏书楼,那宫中的藏书楼,更是要收集留存更多书籍。
北胡南越西域...
↑返回顶部↑